輕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都是林雪君給各家報社投稿的回函和‘稿費’,其中許多都不是她投稿的,而是報社直接轉載其他報刊上的文章。
這個時代沒有那麼深的‘你’‘我’之分,作家是大家的作家,報社也是大家的報社。你有個好文章,給我轉載一下?你有個好作家,給我一下聯繫方式,我寄個登報回函和稿費?
這些要求的答案都是“好!”,全國擰成一股勁兒,什麼好東西都想分享。
在這些郵包中,有一個厚厚的郵包是來自‘老朋友’《內蒙日報》的。
她在上一封投稿中,提出了一些書籍需求信息。內蒙因爲就在牧區,應該有許多牧區專業對口的書籍,林雪君許願申請對方能給寄一兩本。
迫不及待地拆包,除了慣有的嶄新郵票外,果然還有4本書。
其中兩本是牧區科學養殖的,其中一本還是翻譯的蘇-聯的,現在國家許多產業都依賴蘇-聯‘老大哥’的幫扶,以後塔米爾學好了,說不定也能去翻譯一些蘇-聯產品的說明書、蘇-聯合作的合同和書籍等。
剩下的兩本一個是講北方特色氣候和特色山區、牧區環境下種植業的,另一個是講建築工程的專業書,也是翻譯的蘇-聯書籍。
林雪君簡單翻了翻另外三本,將之插入書架準備加入最近每天晚上的閱讀數目。最後一本工程書則捧在懷裏,連同自己這幾個月收到的‘稿費’中的稿紙、鋼筆中一些自己用不完的文具,放在一個紙包裏,夾在腋下便出了門。
陳木匠的院子很大很大,因爲要放許多許多木材——樹木砍下來,有的需要經過兩年的風吹日曬,確定不會再變形了,纔會被製作成各種東西。是以陳木匠院子裏好多標註了砍伐日期的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