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舉薦 (第4/9頁)
積羽成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曹操也想起了關於任昌的“風流韻事”,實在與任父那張蒼老的正經臉搭不上邊,遂放下心來。
崔頌明知故問:“主公爲何想到任昌?”
曹操吐出一口鬱氣:“早些年,孤便暗中讓人請來華佗,爲孤診治這頭風之病……哪知華佗待價而沽,留下幾貼藥,便以‘家中有事’爲由,跑了。孤喫了這幾貼藥,初時頗見效用,可過了月餘,頭風復發,再使這個藥方,效果寥寥。無法,孤派人再請華佗,幾次無功而返。親自去信,亦無迴音……”
歷史上關於曹操殺華佗的理由衆說紛紜,有人說是疑心病,有人說是華佗自恃才能,不把曹操放在眼裏,還幾次欺騙,這才招來殺身之禍。
崔頌與華佗的相處過,知道華佗確實有些左性,不收拘束……甚至可以說得上不畏強權。
時人把岐黃之道視爲方技,再加上部分行醫之人庸碌卑劣,昧心斂財,敗壞醫者風評。很多人對專門從事醫道的人,都是表面上尊敬,實則不太看得起。除了張機這類帶着出生光環、以醫行志的大家子弟,其餘的醫者都或多或少遭過白眼。
華佗醫術高超,治好的人不知凡幾,比起入朝爲官,他更樂意四處遊歷,治病救人。
但他的脾性實在有些左,又很少主動與病者交代病理,時常留下一個方子,把病治了一個療程,就揮一揮衣袖走人。這在很多人看來,很有幾分“仗着醫術精湛,吊着病人,讓病人百般相求”的意味。
而更讓曹操對華佗產生這份質疑的,就是陳登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