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的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徵南大軍的軍力抽調安排,明眼人一看就有貓膩。
10萬大軍從西山大營各營分別調取2萬精兵,從禁衛軍裏面抽到了2萬鐵甲重騎。
但首領卻只派了一個鎮西伯,其他三位伯爺都排除在外,明擺着是不想讓定國候的三位嫡系再立軍功,而是力推鎮西伯李非上位。
這場戰爭最合適的主將本來是鎮南伯韓師道,他精通南方水師作戰。可皇上和楊閣老爲了削弱定國候的勢力,培養自己的嫡系,硬是派了不熟悉軍務的楊元寶和不熟悉江南的鎮西伯前往。
在太平年間,戰功是很難取得的,很多時候只要發生了戰爭,勳貴家族都是爭先恐後地請求前往參戰,甚至到了走關係的程度,大夏國現在就是如此!
到了南方,讓人感到十分詭異的事情是,侯爺的兩支嫡系部隊都基本上全軍覆沒,而鎮西侯的軍隊因爲壓後分毫未損。
楊監軍在軍情文書中對侯爺失利大加指責,而對鎮西伯李非的軍隊分毫未損大加讚揚,建議朝廷對其加以重用。
軍隊都回來了一個多月,但還遲遲沒有進行封賞和慶功,看樣子這件事情非議較大,一時間朝野議論紛紛。
有的官員說是對定國侯的封賞有人持有異議,認爲其戰敗後追封國公有失公允。也有傳言說是因爲需要封賞和撫卹的將士太多,朝廷一時拿不出那麼多的銀子來。
還有一種說法是定國侯失敗有點蹊蹺,是朝廷和內閣命令他冒險進攻,才導致大軍失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