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草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魯國的春秋歷史,說簡單一點就是這幾件大事,或者說有這幾條主線:
一是與齊國的關係問題;二是周旋於晉楚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問題;三是魯國公室與三桓的關係問題;四是幾位賢才名人的故事。
魯國本來已經與齊國結成了同志加親戚的親密關係,尤其是文姜嫁到魯國後,兩國關係更進一層。文姜嫁魯之時,正是齊僖公、魯桓公、鄭莊公時代,這也正是春秋前期中原最強大的軍事同盟穩固之時,即鄭齊魯鐵三角同盟。
但是,待春秋小霸主鄭莊公去世後,中原局勢突變,鄭齊魯鐵三角同盟破裂,鄭國內亂開始,魯國面臨的國際環境一下子便變了。
齊國加緊了吞併紀國的行動,魯國卻是紀國長期的同盟聯姻國。一場齊國伐紀之戰,將宋國、鄭國、衛國、燕國、齊國、魯國等傳統中原大國都捲了進來,列國諸侯各自站隊,形成新的軍事同盟圈。結果是齊國等國戰敗,齊僖公因此而鬱鬱而終,齊魯兩國關係很快降到了冰點。
這些故事,前面我們講得很詳細了。雄才大略的齊襄公繼位後,堅定執行着先君齊僖公以及歷代齊國國君的戰略意圖,那便是滅掉萬惡的世仇紀國!
爲了這個偉大的齊國戰略目標,齊襄公與他的歷代先祖們所不同的是,他可以捨棄一切所謂的仁義道德,可以完全不顧所謂的王綱禮制,他採取的是不擇手段的那一套。
成大事者,當然得不拘小節。爲達滅紀這樣的戰略目的,咱齊國當然應該採取無所不用極其的手段!這是齊襄公的思想,在他擔任齊國國君這一天開始,他就把自己的這個思想全面貫徹落實到了治國理政中,尤其是對魯國的關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