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草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周宣王興奮異常,再次親自考察。卻發現自己的愛雞看上去呆頭呆腦,有人走過了,仍舊如氣定神閒,呆立不動,兩眼微閉,不露聲色,儼然就是木雕一般。
周宣王將信將疑,命令立即安排一場鬥雞比賽。
結果,這隻鬥雞一上場,任憑對手尖叫示威,就是紋絲不動。
但等到對方撲啄上來時,迅捷出擊,準確啄向對手眼睛,一招制敵,取得完勝。
這便是呆若木雞的成語典故,只是可惜,如今一般被用來形容一個人癡傻發愣的樣子,成了一個貶義詞。
其實,這個成語的形成初意,完全是一個高級別的褒義詞,意思就是鎮定自若的意思。
紀國給我們留下的故事還有不少,比如紀昌學射的故事。
據說有一個叫紀昌的紀國人,酷愛射箭,爲進一步提高自己的箭術,他決定拜當時紀國第一神箭手飛衛爲師。
飛衛冷冷對紀昌道:“等你何時做到盯着事物但眼睛保持一眨不眨了,再來談射箭的事吧。”
紀昌喫了閉門羹,但他並不灰心喪氣,而是琢磨着如何做到盯着事物不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