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草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慶父耐心道:“齊侯之意如何,太后當然可以一探了知。但公子般剛死,臣若此時即位,定會有人懷疑,臣怎麼堵得住魯國人的嘴?
一旦國人抓住不放,查得真相,那纔是真正的大禍臨頭。先不要說了,趕緊立公子啓爲君。”
就這樣,在慶父的主持下,公元前662年周曆10月,年方十歲的公子啓被立爲魯國國君,史稱魯閔公。
故事講到這裏,我們不得不歎服公子慶父,這個人的謀略是超一流的。
本來,魯國公室內部是團結統一的,這在魯莊公三十二年的執政生涯中,很少有公室內部權力鬥爭的情況出現。
這個團結統一隻到魯莊公晚年終於分裂了,分裂是基於國君繼承人選的問題。
魯莊公有意讓公子般繼位,但在他表明態度之前,連公子友都認爲國君繼承人應該是慶父的。
也就是說,公子慶父繼承魯國國君之位的呼聲一開始就是最響的。
圍繞着國君繼承人是公子般還是公子慶父的問題,魯國公室分裂了,而且分裂成貌似是相對均衡的兩方。
即魯莊公四兄弟,正好是兩兩相持,即魯莊公與公子友一方,公子慶父與公子牙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