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草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既然中原即將出大事,魯僖公得作好相關準備。
公元前640年春,剛從齊國參加陳國組織的會議回國的魯僖公下令,不顧當時天寒地凍的天氣,徵發勞役修築城門,而且是南面的城門。
因爲南門,面向楚國的方向!
上卿公子遂執行這個命令的時候有些猶豫,魯僖公知道他想說什麼,畢竟這個時節這個天氣讓百姓幹修城門的活,肯定會被魯國的史官們以負面的語氣予以記錄。
但是,在國家利益面前,寡人的這點名節,又算得了什麼?
縱觀魯國曆代國君,尤其是自魯惠公以來,貌似都很有個性。爲了大局,可以不顧自己的名節。
但這也是值得我們對這些魯侯們的尊重之處,要知道春秋時期,對許多人來講,名節甚至比性命還要重要。
正如魯僖公判斷的那樣,楚國要出動了。這一次,楚國先是收拾了隨國。
隨國,一個原本漢陽諸姬的帶頭大哥,擔負着大周王朝南大門鎮守重責,曾經讓楚國屢屢喫虧的侯爵諸侯,眼看着楚國又要染指中原的樣子,就出來警告了一把楚國。
結果楚國二話不說,出大兵就打。隨國被打得北斗轉南,重傷倒地,從此,再也不敢對楚國說三道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