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草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所以,柳下惠在魯國的威望非常高,他也經常通過與弟子交流而對國政提出自己的意見,甚至有時針砭時弊。
幸虧當時的執政上卿臧文仲也是一位大賢臣,聽到柳下惠的意見後,能夠及時採納,避免了一些亂政現象的產生。
公元前625年,當時的柳下惠已經96歲了,自己經歷的國君已經從魯桓公、魯莊公、魯閔公、魯僖公到了第五位魯文公了。
也就是說,魯國曆史上一位相當有作爲的國君魯僖公已經薨了。
一應喪禮按規定程序完成後,這就到了冬祭大典。
當時負責魯國公室宗親事務的宗伯由夏父弗忌擔任,他認爲魯僖公的功績要遠遠大於那位僅僅當了兩年國君的魯閔公,所以就不按常禮,在祭祀中將魯僖公排在了魯閔公之前。
這令具體負責太廟一應事物的主事非常不解,就對夏父弗忌道:“領導,這個不符合昭穆之序,不應這樣擺放。”
昭穆之序,指宗廟的輩次排列。古代宗廟制度,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庶人不設廟。
如魯國到了魯文公時代了,按禮共有五座宗廟。
太祖廟即周公姬旦的廟居中;再在左側設魯僖公廟,對應右側設魯閔公廟,再到左側設魯莊公廟,對應到右側設魯桓公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