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8 章 (第1/14頁)
醉酒花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
胡兼判很憂傷,他感覺他在司農寺就是個擺設,衙門裏隨便來個人都比他有用的多。
誠然調到司農寺衙門的他們都是近幾屆的進士,資歷最淺的蘇同判都有兩年在地方爲官的經驗,他們這幾個前幾屆的進士進入官場的時間都比蘇同判長。
只是當官時間長不代表經驗豐富,縱觀他們這幾個中流砥柱,他纔是經驗最不豐富的那個,連最年輕的蘇小弟都不如。
雖然他一直把呂惠卿沒見過新法在地方到底是什麼樣掛在嘴邊,但是呂惠卿當年先到真州任推官,任期滿後纔回京城到條例司任職。
郟亶郟大人更不得了,他本身就出自農家,考中進士後到睦州任團練推官,在睦州時時常到野外跋涉考察當地的農田水利,同時還研究古人的治水之法,在蘇小弟沒來之前郟大人就是司農寺最瞭解農事的官。
蘇小弟的經驗更不用說,雖然子瞻說這小子小時候連雜草麥苗都分不出來只會在田埂玩,玩到興頭還會抓起草葉喫,但是人是會長大的,長大了的蘇小弟談起農事能和郟大人一較高低。
只有他考中進士後沒有出京而是留在京城任光祿丞,任期結束後還在諫院待了一段時間,自始至終都沒出過京城。
子瞻說的對,他們家本就是耕讀之家,小時候的蘇小弟只是沒有覺醒種田意識,如今長大了看到農田就知道要怎麼種,天賦所在根本比不了。
以前一直覺得蘇子瞻在忽悠他,種地哪兒來的天賦,不都是耳濡目染慢慢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