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常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夏祥也是一頭霧水:“也是,站在門口既可遠觀小姐風姿,又可聽得琴聲入耳,何必入內花上幾千文錢近觀呢?確實讓人費解,莫非他們都是耳不聰目不明,非得到了近前纔可以一近芳澤?”
如此天大的難題還真是難倒了夏祥和蕭五,二人邊欣賞一路夜市的流光溢彩邊朝距離好景常在酒樓最遠的抱劍營而去。
唐朝實行宵禁,唐朝的《宮衛令》規定:每天晚上衙門的漏刻“晝刻”已盡,就擂響六百下“閉門鼓”;每天早上五更三點後,就擂響四百下“開門鼓”。凡是在“閉門鼓”後、“開門鼓”前在城裏大街上無故行走的,就觸犯“犯夜”罪名,要笞打二十下。如果是爲官府送信之類的公事,或是爲了婚喪吉凶以及疾病買藥請醫的私事,纔可以得到街道巡邏者的同意後行走,但不得出城。
唐之前的隋漢,也有宵禁。大夏立國之後,宵禁放開,自此,包括上京、東京、泉州、廣州以及大名府在內的十萬人口以上的城市,入夜之後,不再是漆黑一片,而是燈火輝煌,成爲了不夜城。城郭之人日夜經營不息,流通財貨,以售百物,以養鄉村。
在定都上京之前,東京作爲都城之時便有夜市了,通常之時,夜市直至三更時分才結束,兩個時辰過後,五更又復開張,幾乎是通宵不絕。即使是冬天之時的大風雪陰雨天氣,也有夜市。有人筆記記載,“天下苦蚊蚋,都城獨馬行街無蚊蚋。馬行街者,京師夜市酒樓極繁盛處也。蚊蚋惡油,而馬行人物嘈雜,燈光照天,每至四更鼓罷,故永絕蚊蚋。”是說徹夜燃燒的燭油,燻得整條街巷連蚊子都不見一隻,由此可見東京夜市的繁華,天下無處可及。
定都上京之後,大夏重心轉移,東京作爲陪都,繁華依舊,只不過其繁華程度,卻被上京蓋過了風光。上京的大街買賣,晝夜不絕,到了三四更的時候,遊人纔開始稀少。才過五更,賣早市者又早起開店。而早市從凌晨五更開始,一直持續到深夜。夜市之上,叫聲各種奇巧器皿等百色物件,和日間的集市無異。其他的坊巷市井,買賣賭博,酒樓歌館,燈紅酒綠,一年四季都是如此。
酒樓茶坊青樓客棧,都是晝夜迎客。夜市上還有各種飲食小攤,叫賣各色美食,姜豉、膘皮子、炙椒、酸兒、羊脂韭餅、糟羊蹄、糟蟹,又有擔架子賣香辣罐肺、香辣素粉羹、臘肉、細粉科頭、姜蝦……
大夏的夜市不僅僅是逛街、購物與喫喝,而且形成了一種獨特而生動的夜市文化,除了夜以繼日的文娛表演之外,算卦攤子亦是夜市上的熱鬧所在。有詩讚曰:梁園歌舞足風流,美酒如刀解斷愁。憶得少年多樂事,夜深燈火上樊樓。
也有詞爲證: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