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上天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給大家總結一下——一編劇不行,二觀衆不行。”
“能不能收收酸味?和現實生活有差距我特麼笑死,滿屏的古偶全瞎編,怎麼沒見《劇作家》批判呢?”
“《淬火》這種是和現實生活有差距,人家天價總裁愛上平凡少女,三千萬離開我兒子就是現實向了。”
“‘難以消化’,差點以爲是我導給我發論文點評了,笑死,直說觀衆看不懂不就行了嗎?《淬火》劇組和小林都沒嫌觀衆看不懂,反而輪到雜誌編輯來指指點點了。”
“科普一下,《劇作家》雖然是業內知名紙媒之一,但看雜誌名就知道,這是一個由編劇構成的組織,誰不知道那羣編劇最恨小林了,天天裝模作樣指責,恨不得他馬上倒了。”
事實上,除了《劇作家》之外,另外也有幾家雜誌表達了對《淬火》叫好不叫座的“遺憾”,相對之下,《劇迷》雜誌更客觀一些,這家雜誌的視角是電視觀衆,分析劇集時通常會從觀衆的角度出發。
聶鷗一邊看着《劇作家》的點評,一邊疑惑地看向312的收視數字。
沒看到收視數據以前,她以爲,“叫好不叫座”、“緩慢”之類的詞和2左右的收視率更搭,在一部劇大結局破4就能進收視率榜前十的年代,才播了一小半的《淬火》收視率破了3,這不是挺好的成績嗎?
再看那些雜誌高高在上的點評,一邊酸一邊對林濟指指點點,簡直……噁心。
聶鷗平時不太關注編劇圈子的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