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上天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看到他動作的馬鑫:“……林哥?”
衆所周知,編劇行業是一個充斥着精神異常患者的行業,劇收視率低了,或者被觀衆嘲了,時不時就有編劇跳出來發癲,其一確實是收視率令人破防,其二則是文字創作者的共情能力相對強一些,越是敏感,寫出來的東西越纖細,越是能令觀衆共鳴,這種情況下,創作者本人會內耗。
自從馬鑫當了林濟的經紀人,他從合作方那邊聽到最多的要求就是把林濟照顧好,其實不需要合作方提醒,馬鑫自己也清楚,他寫畢業論文那陣,每天絞盡腦汁發瘋發癲,感覺全世界都是垃圾。
林濟天天把自己關着寫劇本,馬鑫早就擔心他的狀態了。
林濟好不容易有了休息的機會,馬鑫是很希望他的休息時間能延長的,他當林濟的經紀人不久,卻親眼見證了《靜梧傳》和《淬火》兩部經典的誕生,還有稻米視頻的那部《重生虐渣記》,媒體總愛炒作林濟是天才編劇,動不動就甩出一堆足以亮瞎人眼的數據。
這給人一種錯覺,彷彿林濟的成功是輕而易舉,“天才”兩個字就抹殺了他在劇本中傾注的心血。
馬鑫可以說,節奏和感染力或許是天生的,但構建起一部劇的基石,那些重要的故事和情節,都來自於林濟前期做的大量準備工作——《靜梧傳》和《後宮》兩部劇也是虛構的,可《靜梧傳》是在大吳朝宏大的歷史中切入的一個點,林濟切得又快又準,而馬鑫整理資料時看過《後宮》的人設,把幾十位角色不同的性格、言語、神態表現出來是件容易的事嗎?
何況《後宮》還有精心雕琢的臺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