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上天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一天,隨意去翻任何一個營銷號的首頁,都必然會出現《一劍三千里》那張密密麻麻的武指名單圖。
雖然武指的數量和劇集的質量並不掛鉤,但這至少代表着劇組用心做劇的態度。
同一天裏,一位劇評人發表的劇評獲得了大量閱覽與點贊,這篇劇迷名爲《懷念我們年少時的武俠》——
“誰最早看小說的經歷不是從武俠開始?江湖兒女快意恩仇,英雄氣短兒女情長,在舊書攤和學校門口的小書店可以消磨一下午的時光,書裏的招式必然是要記住的,下午打架可以多念幾句口訣。”
“或許是大師們創造了太多的佳作,後人已無法繼續去創新,也或許是武俠的世界太小,只容得下我們所熟知的英雄,最近這幾十年裏,武俠少見佳作,劇集收視平平,甚至少被觀衆提起。”
“這或許和時代有關,武俠誕生於積貧積弱的迷茫年代,與民族情懷息息相關,有人認爲,在這個時代裏,我們不再需要武俠,觀衆的目光也很難在這種‘老舊’的題材上停留。”
“我個人反對這種觀點。”
“任何題材,只要拍攝者和編劇用心去創作,即便是大衆認知中偏冷的題材,也有爆冷的可能。”
“就比如最近播出的《一劍三千里》,當我看到這部劇第一集的時候,我產生了一種觀點——這部劇在告訴觀衆,什麼纔是真正的武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