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小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是宋慈義學的辦學傳承理念,以德爲先,以人爲本,傳手藝文化,也傳善心大愛。
當然了,有人感恩,就免不了有人忘恩,此等人,全部被剝奪學籍,捨去名額,不受義學承認,哪怕對方已有成,只要有心人稍微打聽其品性,便不願與之結交甚至被唾棄,漸漸的也就沉沒在暗流中,再無聲息。
今日是總學的校慶,學子統一穿着洗得潔白熨燙整齊的學服,臉上帶着笑容,手裏捻了香,向着創辦義學的宋慈金身參拜進香。
宋慈的金身像,是站着的,供放在義學的善堂,她手裏執了一本書,臉部微垂,眼神慈祥,笑容溫和,彷彿她在跟前看着萬千學子一般。
總學的山長崔十娘帶着激動悼念了一番宋慈,亦演講了義學的辦學理念,激情澎湃,動人心扉。
奏樂起,嗑首三拜,一排排的學子捻着已燃起的檀香插在善堂前碩大的四角鹿鼎香爐當中,告慰這位宋慈這位善人的在天之靈。
檀香寥寥。
宋慈熱淚盈眶,用手背擦了一下眼角,再抬頭看向屬於自己的金身像,嘴角綻出笑容。
她上前去,卻見金身旁豎了一個銅牌,上面刻寫着塑金身的善人名字,很接地氣的名字,什麼馬二張大力連翠花等等合力而塑的金身。而這些人,都是從善堂學有所成出來謀生後,更有甚者靠着學成的手藝成爲小富人的學子,這金身像,是他們的感恩回饋。
宋慈伸手摸了過去,腳一彈,飄了上去,和金身像並排而立,笑意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