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連說這麼三聲,是班長髮泄感情的辦法。“夠嗆”是他的口頭語,他立了功,“夠嗆”;他遇到很大的危險,也“夠嗆”。他十分高興能說出那麼俏皮的話來:“炮沒出口……”“怎麼一個人來了?”
“他們在後邊呢。他們慌,我穩!”班長的話有時候就是這麼簡單難解的。若是說完全了,那就應當是:“後面有好幾個人呢。他們一出發就快走,走着走着就喘不過氣來,都是山路啊。我呢,始終不慌不忙,所以倒走到前面來了。”
小譚不敢細問,省得班長反擊:“你連大白話都聽不懂?”對了,常班長就是這麼個人:不管喫多大的苦,只要在部隊裏他就高興。要是聽到一個勝利的消息啊,他就能連喊幾十聲“夠嗆”。雖然他的嘴又狠又硬,他可是能團結人。他並不去拍拍這個的肩膀,或隔着老遠招呼招呼那個。他的團結方法是永遠以身作則。他是共產黨員。苦的他喫頭一份,甜的他喫末一份。誰要是誇他好,他就頂誰:“難道黨員該不好嗎?”可是,過一會兒,他會連說三聲“夠嗆”;他知道自己的確是好,而且應當一天比一天好。
東邊來了兩個人,常班長知道橋必定已經搭好,慢慢地站起來。
“等等吧,他們還沒來。”小譚還想跟班長多扯一會兒。“我丟不了我的兵!你也別丟了你的電線!”班長說的是好話,可是不大好聽。
“丟了我的腦袋,也丟不了電線!”小譚也還了句硬的,頗得意。
迎面來的是有名的上士唐萬善,常班長認識;還有衛生員王均化,常班長不認識。矮個子,滿面春風的上士也參軍多年,跟常班長是老戰友。常班長本想跟他說兩句話,可只用右手大致地敬禮了一下,就走過去。原因:他不認識上士旁邊的年輕人;對生人,不管是穿軍衣的還是便衣的,他以爲一過話就有走漏軍事機密的可能!
小譚對剛來的兩位都不認識,本想跑下去看看聞季爽。可是,上士先招呼了他。上士每天,據不正確的估計,一個人要說十個人的話。他的興趣與才能是多方面的。他對管理伙食非常地有辦法。他剛剛由河東回來,把他辦伙食的經驗介紹給新換防上去的那些炊事班。在辦伙食之外,他還能編寫相當好的快板、山東快書和單絃。戰士們滿意他的伙食,也愛聽他的曲藝。假若不是在坑道里,他還會教戰士們在春節的時候耍龍燈,踩高蹺。現在,他正和王均化討論怎樣改進搶救傷員的方法,好減少傷員的痛苦。他上陣地搶救傷員已有過多少次。
看見小譚,上士馬上放下搶救傷員的問題,興趣轉移到電話線上來。“同志,今天又炸斷了幾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