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下邑之謀 (第2/6頁)
輕湮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現在後方叛亂消息傳來,更是雪上加霜,如今叛亂規模不大,對漢軍的影響還不算大,可若是任由叛亂蔓延,不僅漢軍的補給通道面臨威脅,在這種腹背受敵的不利境況下,就是劉邦想要順利退回關中,恐怕都不可能了。
劉邦有心西撤先行平定後方,又擔心被叛軍堵住退路,若是項羽再趁機來攻,那可真是要陷入萬劫不復之地了。可若是繼續堅守下邑抵禦項羽,若是後方叛亂規模擴大,自己退路被斷,也遲早難逃敗亡的下場。
面對如此絕境,劉邦一時也想不出什麼好對策,便對着在場的將領們說道,“關東地區我不要了,誰能立功破楚,我就把關東平分給他。你們看誰行?”
劉邦麾下這些將領,大多是大字不識的大老粗,要他們衝鋒陷陣沒有問題,要他們出謀劃策,可就真難爲他們了。面對劉邦的詢問,一衆將領全都面面相覷,誰也不敢貿然開口。
劉邦見狀,頗爲無奈,只好擺了擺手,讓他們退了下去,又派人找來張良商議對策。
向張良描述了一番如今面臨的局勢後,劉邦說道,“文臣武將所求者,無非裂土封侯,我打算捨棄函谷關以東等地作爲封賞,只是不知誰能與我一起建功立業,先生可有人選?”
張良沉思片刻,答到,“九江王英布,本是楚國猛將,如今卻與項羽有了隔閡,彭城之戰時,項羽令其出兵相助,他卻按兵不動,項羽爲此極爲惱怒,多次派使者前去責問;梁地彭越,項羽分封諸侯時,他因爲沒有受封,早就對項羽心懷不滿,齊地田榮反叛時彭越也曾出兵響應,爲此項羽曾令蕭公角前往攻打,結果沒有成功。這兩人可以一用。此外,漢王手下的將領之中,雖說勇武之人不少,但說到獨當一面,可委託大事者,唯有韓信。大王如果能夠用好這三個人,那麼楚國必敗。”
劉邦聽罷,逐漸陷入了沉思,如今天下各方勢力中,燕王臧荼、淮南王吳芮、臨江王共敖要麼地處偏遠,要麼實力弱小,對天下大局很難產生影響;趙地陳餘實力雖強,但因爲張耳的關係,恐怕很難真心歸附自己,此前雖然同意出兵攻打項羽,但聽聞彭城戰敗,便又將軍隊撤回了趙地;齊地田橫如今又面臨着項羽的直接攻擊,根本無暇他顧。
如此看來,諸侯王之中,九江王英布的確是最爲合適的爭取對象,最重要的是九江地區與西楚相鄰,可以對項羽產生極大的牽制作用,一旦自己率兵西撤,有英布作爲牽制,項羽必然不敢全力追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