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木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劉秀才在收蒙學生時都會有此一問,好對其因材施教。
“夫子,請問這倆個班級有何不同之處”
“科舉,自然是先三百千,再四書,算法律法,最後五經,學的是聖學古典,算法律法,且走上科舉之途,不是一朝一夕便可以的,有些人考到不惑之年,也照樣只是一個童生。”
“至於如果只是想識字討個好營生,就只需學三百千和算法即可,一般最多三年即可。”
張平是想走科舉的,只想考到一個秀才功名,好免除家裏的徭役名額,沒有想過繼續往上一步考做官這些。
他還是有些自知之明的;自己前世就不是什麼聰慧之輩,更不要說科舉這種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就算是考秀才他也是要非常努力的學習,參考一下自家大伯就明白了。
許大壯亦是想走科舉。
二人對視互看了一眼,皆答道是走科舉之途。
“你們二人需知這科舉,需涉獵極廣極深,一旦選擇這條路,需勤勉不綴,日夜耕讀,方纔有一絲機會,否則絕無可能有所成,你二人可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