穢多非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趁着雙方對峙,宋軍諸將積極的操練士卒。外頭別人不知道,前營步軍的諸將,那心裏面都很清楚的,自己手底下帶着的,都是些什麼兵馬。
其實浙東招募來的三萬兵,要是拿到某些小說裏面去,那就是無敵鐵軍的苗子。但是在王安節、張世傑等人的眼中,也不過羸兵而已。
在山中種植靛草,開採銀礦、銅礦的礦徒、棚民,無論怎麼說破天去,還是老百姓。再怎麼樣也是老百姓,最多加一個冠詞,有過些許組織的老百姓。
如今應募而來,不如說是靛草沒人買了,銅礦也沒辦法安心採了,這才投軍。
和另一個時代一樣,礦採沒了,所以出來投軍,差不多意思。多少個浙江出身的大臣,還有那些統兵的大將,都說的明明白白,這都是用銀子喂出來的兵,一個月一兩五錢銀。開拔到外地雙餉加給行糧,全是靠銀山銀海驅動起來的。
有錢的時候,當然就猛。沒錢鼓譟之後呢,明天校場領餉,別帶刀。
作爲長期和官府、政府、朝廷、官方對抗的存在,在官老爺的心中,這些礦徒和棚民,全都是造反的苗子。而這些應募來的士兵,他們一生中,和官府對抗的時間,大概率比他們當良民的時間要長得多。
現在局勢艱危,把他們拉到了戰場上,未嘗沒有打死伯顏除外患,被人打死除內亂的想法。
練吧,反正趙禥開內帑,發了三千萬貫的鉅額軍費,就算是再對朝廷不滿的礦徒和棚民,看在錢的份上,也會樂意給朝廷賣兩天命的。
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