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10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貞儀三歲開蒙,至今已四年,她總有許多問題要問,但真正能給她答案的人很少。
她喜歡文字詩詞,此時雖然還表述不清緣故,但之後她漸長大,便知自己喜歡的是其中的道理,風光,情懷,文明,以及它的可抒發性。
而歷算不同,它是冰涼的,公正的,恆常的,沒有任何外力、情緒能夠改變它的答案。它不供人抒發,它就在那裏,由人去探索,運用。
貞儀便是被這份絕對恆常的公正所吸引,只是七歲的年紀還太過稚幼,尚無法清楚地剖析出這份心情。
貞儀起此意的源頭,與半月前的上元節隨園燈會有關。
那晚,貞儀曾目睹一衆文人墨客圍聚於月下天井旁,在庭院最中央豎起了一根長約五寸的木尺,待到子時一刻,根據觀測月影移動長短,來判斷今年的旱澇情況。
這是上元節的習俗之一,謂之“驗水錶”。
女眷們也去瞧了熱鬧,貞儀聽母親說,那是在卜測天意,向上天求問今年的降雨。
天意也可以被卜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