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10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那是溫以衡,他如今已有舉人功名在身,他的父親升遷調往了浙江,父子二人前途一片光明。
有些人走得越順,越容易對以往未曾做得無可挑剔的舊事心懷慚愧,溫父每每憶起當初與王家定親在即,卻因王公被流放而悔約之事,便自覺德行有虧,又總疑心私下會被人拿來議論指摘。
當初悔約雖說是他那老母親竭力主張之下的結果,但溫父心中很清楚,自己也的確猶豫了,甚至母親的“不可理喻”成爲了他彼時最體面的擋箭牌……哪怕他很清楚王公德行無暇,只是敗落於棱角過鋒與官場齟齬。
在任上無法抽身的溫父特意來信叮囑兒子,待王家人扶靈返歸金陵,務必要登門弔唁。
溫以衡知曉父親的慚愧甚至是心虛,父親所懷心緒他皆也有,而除此外,他另還有着獨屬於自己的心緒。
比淑儀大上三歲的溫以衡今年已有二十四歲,親事卻仍然沒有着落。
隨着兒子升遷,孫兒中舉,溫家老太太的目光日愈挑剔,這些年來她幾乎挑遍了全金陵城中可以拿來由她挑揀的閨閣女兒家,卻仍覺得這些小門小戶的漢女配她孫兒猶不足夠——她的孫兒來年該去京師考狀元,配個軍機大臣大學士府中亦或是親王貴族家的小姐格格,到時他們溫家滿門抬旗,那纔是真正的相得益彰哩!
溫家老太太每每說起這設想,每每歡喜激動得合不攏嘴。溫以衡每每聽着,每每不曾作聲。
只是今早,溫以衡出門前,溫家老太太阿彌陀佛慶幸地念叨,幸虧當初未曾與王家結親,否則王家敗落成這樣,王者輔到死都未能被赦罪,還不知要如何拖累她溫家,真是佛祖保佑祖宗開眼,當初這樁親事錯過得實在是不能再對了,也可見王家的的確確沒有東山再起的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