謅州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欽宗上位一年時間裏,由於徹底掌控權利的需要,也因金人南侵作爲契機和藉口,將大宋朝堂里宰相、樞密院、六部等高官,如走馬燈似的不停更換,又對王黼、蔡攸、童貫等人徽宗寵臣清洗。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帝用自己人本無可厚非,但欽宗上位根基並不牢固,在剛繼位就急切想獨攬大權,嚴重損害了舊勢力的利益。
他可以在朝堂爲所欲爲,也可藉着爲金人籌錢在汴梁大肆抄家,宰相、尚書、知府更能憑心意更換,但運作一個國家沒這麼簡單,不是皇帝個人或幾個副手能管好。
就拿普通一個縣城舉例,雖然正式官員只有知縣、縣丞、主簿、縣尉幾?人,但相關吏員則多達上千乃至數千人,吏員又主要徵用當地望族子弟,這樣纔能有效管理縣中事務。
欽宗抓權操之過急,明面上雖快速掌握了朝堂,地方格局卻沒太大變化。
皇權更迭中失勢的官員,仍是民間大量土地擁有者,或者說之前依附他們的士紳,依舊在民間掌握着話語權。
趙匡胤建宋立功,稱與士大夫共天下。
既然現在的皇帝瞎搞,那就換個聽話的上位,於是利益集團看中了趙構,那個皇子中存在感不強的康王。
趙構此時雖沒稱帝,卻打着徽宗旗號籠絡人心,在欽宗朝失勢的徽宗舊部,很快就不約而同聚集到趙構帳下,讓其快速擁有基本盤。
宗澤此時已近七旬,怎會不知趙構抨擊欽宗是不臣之舉?但欽宗登基既草率又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