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毫不憐憫 (第1/7頁)
窗外凌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聞聽此言,蕭衍頗感意外。
長期以來,南唐與契丹貿易頻頻,南唐用糧食、絲綢、瓷器、鐵鍋等產品,向契丹交換戰馬、牛羊、皮革等物產,但也僅限貨物,很少進行人員之間的往來,更別提軍事人員。
原因歸結於兩個方面,一是信任缺乏,“五代十國”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亂的時期,王朝壽命極短,對於周邊國家高度提防,畢竟封建時代的君主,哪個沒有“一統華夏”的志向?兩國當前和睦,就是因爲後周咄咄逼人,所以彼此都很清楚,今天是朋友,明天可能就是敵人,維繫雙方的只有利益。
二是相互鄙視,誰都認爲自己纔是正統,別人都是蠻夷,就拿南唐與契丹來說,南唐人認爲契丹人就是不開化的野人,茹毛飲血、目不識丁,而契丹人認爲南唐人就是一羣只會“之乎者也”的迂腐書生,孱弱無能、百無一用。
當然,事實並非如此,南唐時期不僅文化鼎盛、經濟繁榮,能征善戰的武帥也不在少數,至於老百姓,也並非是毫無血性,陸游《南唐書》記載,北宋大軍進犯之時,“民間又有自相率拒敵、以紙爲甲、農器爲兵者”,老百姓自發組織,穿着用紙裱糊的鎧甲,用農具當做兵器,這樣的人豈能說是孱弱?
同理,契丹也不是隻會放牛放羊,到處搶劫。所謂幽雲之地,包括了北京、河北、山西等地,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之後,效仿漢人耕種,學習漢族禮儀,連朝廷制度都是模仿中原王朝,這樣的人豈能說是野人?事實上,如果耕地面積足夠,契丹完全可能從遊牧文明轉變爲農耕文明。
見蕭衍一臉驚愕,李煜只好解釋:“貴國戰馬矮小但性烈,我朝將士很難馴服,眼下,除了要提防郭周政權外,荊南、吳越、閩國殘餘勢力仍然在南方活動,沒有一支騎兵勁旅,國本不固啊。”
蕭衍在意的不是這個,他問道:“太子殿下,貴國將領能服嗎?我的意思是,一旦我朝軍士前來訓練騎兵,他們會不會……”
“將軍多慮了,軍隊如果不服從命令,還叫什麼軍隊。”
這句話既是說給蕭衍聽,也是說給自己聽,南唐的軍隊是該好好整頓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