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攻守易型 (第5/6頁)
窗外凌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之所以會這樣,這其中有兩個很微妙的原因,第一個原因,就是南唐軍隊憋屈的太久了。
從顯德二年十一月到顯德五年五月,兩年半的時間裏,後周三次發動對南唐的進攻,正陽、滁州、壽州、楚州相繼失守,尤其是第三次唐周之戰,周世宗郭榮直接率兵,以揚州爲跳板,渡過長江後直逼金陵,如果不是澗州大營以全軍覆沒的代價,金陵必然被攻破!僅此一戰,唐軍就戰死五千多人,被俘九千餘人,損失戰船三百多艘。
窩囊,實在是窩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江南子弟也不是天生孱弱的,更何況,這仗都是在自己家門口打的。
後來,南唐求和,朝廷下令將士嚴禁出戰,轉眼間,又半年過去了,一些火氣大的將士,憋屈的每天磨刀解悶。
如今可好了,上峯下令,放棄防守政策,主動進攻,正好提供了一個發泄怒火的機會。
另一個原因,則是打法,與之前唐軍採取的完全不同。攤開五代十國時期的地圖,最直觀的,就是會發現地方割據勢力很多,最容易分辨出來的,就是後周的地盤最大。在三徵南唐時期,郭榮已經佔據了山東、河南、山西、河北、甘肅及安徽等地區,籠統地可以算是“中原地區”,耕地面積大,可以保障充足的軍糧,人口衆多,可以保障充足的兵源,加上郭榮確實是一名英主。
反觀江南這邊,南唐算是地盤最大的,可地盤僅僅是江西東部、福建北部、安徽南部及浙江西部的一小塊,優勢是南唐所在區域糧食產量可觀,可畢竟是五代十國時期,南方人口稀少,總兵力相對於後周差多了。史書記載,南唐人口鼎盛時期也就是五百多萬,而同一時期的後周人口達到了一千二百七十多萬!
教員早期領導革命的時候,很清楚當勢力弱小的時候,是不能跟人硬拼的,於是“游擊戰術”被髮揮的淋漓盡致,其中一個原則就是“敵進我退,敵駐我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