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輪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想到這裏,高忠義自然放棄了“富貴歸故鄉,榮耀歸故里”的想法,他對遊歷路線進行了簡單規劃:就先去江南看看。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高忠義第一個目的地就是蘇州。
蘇州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位於長江三角洲中部,屬於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
蘇州古城境內河港交錯,湖蕩密佈,最着名的湖泊有位於西隅的太湖和漕湖;東有澱山湖、澄湖;北有昆承湖;中有陽澄湖、金雞湖、獨墅湖;長江及京杭大運河貫穿市區之北。這些古老的湖泊河流沖刷出了許多奇異石頭,其中以太湖石最爲着名。
經過幾天長途跋涉,高忠義和書童來到了蘇州。
初次來到江南,高忠義興趣盎然。這裏的氣候與故鄉三秦大地截然不同。如果說三秦大地的氣候是西北大漢高聲吼秦腔,揚州的氣候則是江南女子輕聲吳儂細軟語。高忠義對蘇州的瞭解,僅限於唐代詩人張繼的一首《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高忠義在繁華地帶找了一家旅館,在靠近窗口的位置房間住下,洗漱之後,就直奔寒山寺。
寒山寺始建於南朝蕭梁代天監年間,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屬於禪宗中的臨濟宗。唐代貞觀年間,當時的名僧寒山、希遷兩位高僧創建寒山寺。宋太宗太平興國初,節度使孫承佑重建佛塔七層。宋仁宗嘉佑二年,郇國公王珪因爲在此書些張繼詩詞,就改封橋爲楓橋。
高忠義在寒山寺細心遊覽,潛心研讀佛教經典書籍,並與寺內高僧進行了學習交流,對佛祖提倡的“諸惡莫作,衆善奉行,自淨其意”有了更爲深刻的理解。尤其是在修行方法上,體會到了“戒、定、慧”的邏輯順序,明白了由戒生定、由定發慧的科學方法。
由於他與蘇舜欽的遭貶境遇相似,因此有了感情上的共鳴,所以就直奔滄浪亭而來。
滄浪亭位於蘇州城南,五代十國晚期,吳越王錢俶妻弟孫承佑,於宋開寶二年任中吳軍節度使,曾於滄浪亭營建別墅。宋慶曆四年集賢院校理蘇舜欽在汴京遭貶謫,第二年來到吳中,看到孫氏廢棄了這裏,就以四萬錢買入廢園,進行修築,傍水造亭,因感於先秦無名氏的“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題名滄浪亭,自號滄浪翁,並作《滄浪亭記》,早已使它名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