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輪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天下無論是宋、金、元、夏人教坊中的樂工每次得到新的曲調,必求柳永填詞,然後歌才能流行於世。大文豪葉夢得在丹徒任官時,曾見一位從西夏歸朝的官員說:“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

甚至大文豪蘇軾在翰林院任職時,都很在意自己與柳永的高低。據說蘇軾有個幕士很會唱歌,蘇東坡問他:“我的詞和柳永詞相比怎麼樣?”幕士答道:“柳郎中(柳永)詞,只合十七八歲的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蘇軾)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即便這樣不分仲伯,蘇軾還是很滿意的。

三年之後,柳永第二次參加科舉考試,結果又落榜了。憤懣的他面對茫茫蒼天,寫下了着名的《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欄杆處,正恁凝愁!

大文豪蘇軾就評價這首詞說:“皆言柳耆卿俗,然如‘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唐人高處,不過如此。”

又過了許多年,35歲的柳永再次參加科舉考試。但是他的名望實在是太大了,引起了天下文人和以文人爲榮的宋朝廷皇帝的嚴重嫉妒與不滿。等到進士放榜時,宋仁宗就說:“此人風前月下,‘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好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詞去。”遂刻意劃去柳永之名,他再次落榜了。於是,柳永就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直到51歲時,柳永才考中舉人。慶曆三年,柳永調任泗州(今江蘇淮安盱眙境內)判官。當時柳永已爲地方官三任九年,且皆有政績,按宋制理應磨勘改官,但由於文臣嫉妒,竟未成行,柳永“久困選調”,遂有“遊宦成羈旅”之嘆。同年秋,爲了討好朝廷,柳永獻詞《醉蓬萊·漸亭皋葉下》,因有“太液波翻”等語,導致一些文人以“不合聖意”爲由,繼續對他進行打壓排斥。

柳永前去找政府宰執申辯。宰相晏殊說:“賢俊作曲子麼?”柳永說:“我就像相公你那樣作曲子。”晏殊說:“我雖作曲子,但沒有寫過‘針線慵拈伴伊坐’這樣的句子啊。”

都市言情推薦閱讀 More+
明末大寇首

明末大寇首

焚天魚
明末北方連年大旱,宗室官吏豪紳敲骨吸髓,黔首欲求一活命而不可得。穿越爲流民的李陽,不甘願活活餓死,斬木爲兵,誓要攪得這天下換個人間。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建奴坐的,兵戶坐的,流民爲何坐不的。他誓要覆沒大明,北進遼東,替漢人在這個航海大時代裏,發出時代最強音。 明末大寇首
都市 連載 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