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輪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前年集合大臣商議渡江,人人都以爲可以,而朝廷權貴卻以爲不可,因此大家都不說南渡而降詔回到建康。去年大家又商議去幸蜀地,人人都以爲不可,而朝廷大臣卻以爲可以,因此放鬆了對江、淮等地的防備設施,大力經營關陝要隘。從現在的結果來看,究竟哪個是正確的,哪個是失誤的?張浚口頭上說,他外出川陝作爲宣撫處置使,經營川陝抗金,現在看來他不過是想迎接陛下去川陝罷了。金人現在長驅直入,深入吳、越等地,至今還佔領着淮甸,卻沒有見到一匹騎兵或士兵前來支援王室。

當年維揚之災,聖上出走後有倖免於災難,朝廷來不及瞭解真實情況,最後把功勞歸到宦寺身上;錢塘之變,朝廷不能自救,而把功勞歸於將帥。這樣就導致陛下信任此曹貨色,他們就有了輕視朝廷之心。黃潛善喜歡自己單打獨鬥而不能用人,呂頤浩知道使用能人而不知道任用賢人。這樣,導致張確、許景衡抱恨而死,劉豫、杜充相繼逃叛而去,凡是知機自重的人,往往卷懷退縮隱世去了。

而今天下不可謂無兵,像劉光世、韓世忠、張俊這些人,如果他們各率諸將,同心而謀,協力而行,何所往而不能克!但是他們兵柄既分,其情易睽,互不隸屬;各自招收亡命之徒以張軍勢,各在效力小功勞以報主恩;勝利了互不服氣,失敗了互不相救,大敵一到,人人各自爲謀,這怎麼能夠成功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君臣之間,應當義同一體,廟堂負責發出命令,百官負責承稟執行,使將士知道有陛下,不知有大臣。大臣在外,事情涉及方方面面,他們難道可以作威作福、隨心所欲嗎?張浚現在在陝西,要處分軍事,恐怕失去機會,讓他隨即便宜行事,這還說得過去;可是他竟然自降詔書,難道沒有盜竊聖命之嫌嗎?官吏責以辦事,便宜行事也沒有什麼;可是他卻隨意安置從臣,難道沒有忌器之嫌嗎?以至於亂賜臣下姓氏,亂改寺廟匾額,像這類事情,就是亂象叢生,不治理怎麼能行!這些都是張浚在外傷於太專導致朝臣效仿的啊。

上古三代之得天下者,是因爲他們得其民心啊;得其民心的原因,是因爲得到了民衆的擁護。而現在民墜塗炭,無甚於今日。發掘丘墓,焚燒屋廬,六親不能相保生活。而民衆擁戴大宋依然沒有改變,實在是因爲祖宗德澤在人心而沒有厭倦啊,現在所能依靠中興的,就只剩下這一件事情了。然而人心無常,誰也不能保證不發生變化,陛下應當注意收攏人心。現今想薄斂賦稅以裕民財,而用度闕口很大;現今想輕徭賦以舒民力,而大軍師旅纔剛興起。聖上的罪己之詔屢次降下,憂慮民衆之言屢次能聽到,反覆叮嚀切至,但是人們都不相信這些。是因爲民衆只看權貴大臣怎麼做,而不聽他怎麼說。臣以爲只要陛下舉事恰當,人心臣服,自然就足以結人之心。如果能把爵位賞賜給賢人,爵祿賞賜給功臣,刑罰施行給罪人,各種施設注措無不當於天理,天下不心悅而誠服的,從來都沒有啊。臣願陛下準備做什麼事情,就讓一二大臣提前考察,不偏聽,不自能,無畏強御,無徇私暱,處之得其當則人心臣服,人心臣服則盜賊將自息而外患亦可消除了。”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宋帝心事有誰知請大家收藏:(www。aiquwx。com)宋帝心事有誰知

都市言情推薦閱讀 More+
明末大寇首

明末大寇首

焚天魚
明末北方連年大旱,宗室官吏豪紳敲骨吸髓,黔首欲求一活命而不可得。穿越爲流民的李陽,不甘願活活餓死,斬木爲兵,誓要攪得這天下換個人間。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建奴坐的,兵戶坐的,流民爲何坐不的。他誓要覆沒大明,北進遼東,替漢人在這個航海大時代裏,發出時代最強音。 明末大寇首
都市 連載 9萬字
桑覺淺李君衍大概內容

桑覺淺李君衍大概內容

幻想魚
都市 連載 37萬字
朕,絕不當昏君

朕,絕不當昏君

妖妖靈
都市 連載 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