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輪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有人問他說:“怎麼不給大家說呢?”
秦檜說:“現在連宰相都沒有,我給誰說去呢?再好的辦法也沒有人去執行啊。”這些話很快就傳到宋皇帝趙構的耳朵裏。八月,朝廷就任命參知政事秦檜進入宰相府,守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知樞密院事。
這時,金主的從侄子沒立,與烏魯、摺合帶領數萬騎兵分兩道向西侵略,沒立帶領大軍從鳳翔出發,烏魯、摺合帶領大軍由階州、成州出發,約定要會戰於和尚原。忠州防禦使、秦鳳經略使吳玠與其弟統領官、武翼郎、合門宣贊舍人吳璘,帶領散卒三千多人駐於原上,後勤保障不足,朝問隔絕,軍儲匱乏。而這些將士的家屬,往往在鳳翔被敵人留住,因此人無固志,有人就準備劫持吳玠兄弟北去鳳翔投降金人。吳玠的幕客陳遠猷連夜跑來告訴了吳玠。吳玠趕緊召集諸將,鼓勵他們要以忠義報國,於是同士兵一起歃血而誓,諸位將士感泣,就又開始全力備戰了。
第二天,金人烏魯、摺合兩位將軍帶領勁騎先期而至,列陳於和尚原以北,吳玠趁着他們立足未穩,猛烈攻擊。由於山谷中道路狹窄而石頭很多,騎兵馬匹不能奔行,敵人就棄馬而奔,大敗而去。三天之後,金人大將軍沒立開始攻打箭筈關,吳玠派遣別將阻擊他們,金人兩軍於是不得合攏。又過了五天,敵人把營寨移到黃牛嶺,結果天氣突變,大風雨雹,第二天敵人就引兵而去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張浚趕緊上報吳玠的戰功,承製宰相就以吳玠爲明州觀察使,吳璘爲武德大夫、康州團練使,賞賜金帶,擢拔爲秦鳳路兵馬都鈐轄,節制和尚原軍馬。
話分兩頭,事歸一面。
自從宋皇帝趙構的唯一兒子、元懿太子趙旉夭折之後,太子的問題大家都諱莫如深,無人敢於提及。
紹興元年(1131年)六月,文林郎、越州上虞縣丞婁宗亮上書說:“古代先正有言說,太祖舍其子而立他的弟弟,此是天下最大的公平;周王去世後,章聖取宗室之子養育在宮中,此是天下最大的考慮。仁宗皇帝感悟這些說法,就詔英宗入繼大統,文子文孫,宜君宜王,遭罹變故,不斷如帶,而今有天下者,獨有陛下一人而已。希望陛下克己憂勤,備嘗艱難,春秋鼎盛,自當有百名男子後代。但是不曾想到椒寢未繁(意思是六宮不孕),前星不耀,孤立無助,有識之士很是寒心。這或許是上天早早爲陛下追念祖宗仁心長慮的原因嗎?崇寧年間以來,一些奸佞諛臣進奏勸說,於是推薦濮王子孫以爲近屬,其餘的雖然都是同姓,致使昌陵以後,寂寞無聞,奔迸藍縷,同於民庶無區別了……希望陛下在伯叔字行以下,遴選太祖諸孫有賢德者,視秩親王,使牧九州,以待皇嗣之生,退處藩服……庶幾上尉在天之靈,下系人心之望。臣本書生,白首選調,垂二十年,今將告歸,不敢緘默。位卑言高,罪當萬死,惟陛下幸赦!”這份奏疏上來後,宋皇帝趙構讀了,大爲嘆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