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輪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趙鼎一直以確保皇上安全爲理由,主張向南遷都臨安,因此深得宋帝趙構的信任。加之他對張俊也有好感,因此他力排衆議,獨自大聲對衆人說:“今日朝廷握有精兵十餘萬,假使敵騎直臨江岸,我也無所畏懼。淮西安靜不動,現在卻使人罔自猜測,他們未必輒敢窺伺,我們怎麼能自亂陣腳、自擾如此!如果還有什麼擔心,我當身任其責。張俊的軍隊長久處在泗上,勞役良苦,回來還未一月,居處種種未定,卻遽然使他們復出,誰能保證他們不無潰亂呢。”於是朝廷大臣就同意一起返還臨安。
起居舍人勾濤上前奏事,說道:“現今江、淮列戍,猶有十餘萬兵,如果委任得人,尚可用力。當此危疑之際,怎麼能輕易撤退示弱,以生敵人之心?”於是推薦劉錡帶領部隊防守合肥,皇帝答應了。這時主管殿前司公事、淮西制置使楊沂中也回到了建康朝廷,因此留在淮西的,只有劉錡一軍而已。宋帝趙構就因爲馬步二帥都缺失,就詔命楊沂中兼任它。
紹興七年(1137年)十月,宋帝趙構看到金人已經罷免了劉豫,僞齊的威脅暫時消除了,於是下詔“依舊每隔一日在筵開講一次。”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趙鼎進呈,於是上奏說:“胡安國昨天進講《春秋解》,想必已經聖覽過了。”
宋帝趙構說:“胡安國所解釋的,朕經常放置座右,雖然有時引用傳注,也能闡明經旨。朕喜歡《春秋》之學,大概二十四天就讀過一遍。我居住禁中也每天自有日課,早上退朝之後,省閱臣僚上殿章疏,喫飯之後,再讀《春秋》、《史記》;晚上喫過飯後批閱內外章奏,夜晚再讀《尚書》,一直到了二鼓才休息。”
趙鼎說:“而今天下寒素之士,怎麼能整天有餘力去讀書呢?陛下聖學如此,歷代帝王很少有人能趕得上啊!”
宋帝趙構說:“以前陳公輔曾經勸諫朕學習讀書,說至於字畫之類的東西不必過於留意。朕以謂人之常情,必有所好,或喜田獵,或嗜酒色,以至其它玩好,都足以蠱惑性情,廢時亂政。朕自認爲以學習讀書比其他愛好能好一些。雖然愛好讀書,但亦不至廢事啊。”
這時,權管殿前司公事楊沂中,請以諸路所起禁軍弓弩手揀刺上四軍。趙鼎等人就討論說南兵可用,張守說:“只是體格尺寸不及北人罷了。”
宋帝趙構說:“人,就猶如馬一樣。人之有力,馬之能行,都不在於軀幹之大小。因此兵無南北,只是看怎麼樣用他們罷了。自春秋之時,申公巫臣(羋姓,屈氏,名巫臣,字子靈,春秋時期楚、晉國大臣)通吳於上國,遂霸諸侯;項羽以江東子弟八千,橫行天下,後來周瑜大敗曹操,謝玄大破苻堅,用的都是南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