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輪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宋金兩廷已經劃淮河爲界,盱眙便成了宋廷的北界,而盱眙也成了金國的南界。因此宋廷就準備在這裏開設邊貿市場,進行物資交易。
盱眙是汴河與淮河相通的重要關隘,與北岸的泗州隔淮相望,自古便爲兵家必爭之地。宋廷使臣出使金國,均須經過盱眙軍方可北上;與金和議後,宋廷每年向金繳納的歲貢,也是送到盱眙軍寶積山的“歲幣庫”儲放,再於次年春送到淮河對岸金國控制的泗州繳納。
當時“盱泗浮橋”已經焚燬,便將浮橋基改作碼頭,擺渡通航,運送貨物和商販。於是,在浮橋基淮灘處圈地數十畝,以樹木柵欄爲圍牆,以蘆葦蓋頂爲廳舍,中有廳舍一千多間。
在進行茶市交易中,宋廷商人販賣茶葉過淮由盱眙軍榷場加收手續費,稱爲“通貨牙息錢”。
爲了加強管理,收取鉅額稅費,宋廷禁止私渡、走私,不許南北客商私下交易。
根據商人貨物價值的多少將他們分爲“大客”、“小客”,“商人資百千以下者,十人爲保,留其貨之半在場,以其半赴泗州榷場博易,俟得北物,復易其半以往。”商貨百貫以上者爲大商戶,只能在榷場開設門市,不得過淮交易。百貫以下的爲小商戶,可以拿一半貨物過淮交易。榷場的稅收,按貨物依市估價,放行過渡,每貫收息稅(交易費)二百文,牙錢(手續費)二十文,腳錢(跑腿費)四文。
在交易時也嚴格按照規範進行,“兩邊商人各處一廊,以貨呈主管官,牙人往來評議,毋得相見。”協議成交,即按規定收取“交易費”,“每交易千錢,各收五厘息錢入官。”即朝廷按照每交易一千錢各收五厘的息錢的比例徵收稅錢。同時嚴禁走私活動,違者嚴厲打擊。
盱眙在榷場的組織和管理方面逐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經宋、金磋商,按照盱眙的做法,宋金之間先後在宋境的盱眙軍(今江蘇盱眙)、光州(今河南潢川),安豐軍花靨鎮(今安徽壽縣西北)、棗陽軍(今湖北棗陽)以及金境的泗州(今江蘇境內)、壽州(今安徽鳳台)、蔡州(今河南汝南)、唐州(今河南唐縣)、鄧州(今河南鄧州)、潁州(今安徽阜陽)、息州(今河南息縣)、鳳翔府(今陝西鳳翔)、秦州(今甘肅天水)、鞏州(今甘肅隴西)、洮州(今甘肅臨潭)等地置立對外貿易市場。
金人對宋廷文物劫掠之後,對金銀器、鞍勒、牲畜等比較喜愛,而對於金石、書畫、碑帖等文物,則更傾向於換取金銀貨幣。這樣,榷場遂成爲書畫由金向宋回流的一個重要通道,通過榷場交易,使很多原宋內府藏品及私人藏品得以向南方回流。
雖然這個市場開設只有短短的半年時間,但是卻異常火爆。盱眙州成爲了當時宋廷經濟最爲繁榮的地方,引起了秦檜、張俊、万俟卨等貪官污吏的眼紅和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