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少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衆乞丐則是,異口同聲地說道:“都沒有聽說過,這說的是什麼意思啊?”
還有什麼“苟富貴、勿相忘、若貧窮、勿忘志”我們現在連大字,都不認識幾個的。
劉奇想想也是啊,雖然說《文景之治》時期老百姓的生活相對清明,但是大多數人對於讀書認字,還是沒有什麼概念的,這個時候讀書認字,對普通老百姓來說就是奢侈品,只有官場士大夫階層,和有錢人的大富大貴階層,纔能有機會學習、讀書認字的。
而且這個時代的老師,教的學生還不多,最多也就那幾個學生,不像現代的老師,一個班能有幾十個人,條件比較艱苦的、遙遠的鄉下小山村,一個班最多的能有,四五十個學生以上,對比於發達的現代社會都是這個樣子。
就更加不要說是,在古代社會里了,更何況是在古代社會這裏,大多數的普通人,還是上不起學的。
而最重要的是,對於古代的普通人,學了也沒有什麼用,底層下面普通人,最主要生活、生存方式,還是以種地務農,爲生活的頭等重要任務。
直到漢武帝時候,“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大興儒家學說學派之後,還有一直等到隋朝時代大興科舉制度,才激起了普通底層社會人,對讀書、認字的重要性。因爲這個時候普通的底層人,能依靠科舉考試,走上官場階層上升的道路,科舉制度還有等,在大宋朝時期,才能達到文化頂峯狀態,這個時段間裏,還差了好幾百年的真空時期啊!!
劉奇心裏感嘆了一下,這樣子還要等上,幾百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