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杜雲是他們同學中僅剩的一兩個還在做本專業事情的人,按他們的說法,現在都是跟風式裝修,國人的審美始終停留在別人家,很少有人真正爲了自己舒適而創造一個新家,更別說把精神上的追求融入進來。
杜雲卻不這麼認爲,現在少有人意識到,不等於將來沒有,這一代不行,不等於下一代不行。
舉個簡單的例子,他們這一輩人跟父母輩以至祖父母輩,在對家的理念上就有了很大的差異。
這種差別體現在擇偶、婚戀、育兒,家裝上也不一樣啊?
進入一間房子,從它的裝修風格、細節佈置、傢俱陳設,是可以看出這一家主人的經濟狀況、教育背景、從事的行業、甚至跟家人的親密程度。
杜雲的這種觀點,自然又被同學說教了一番,但是,卻激起了他內心的一些想法。
他發現以前做設計的時候,他考慮更多的也是實用問題,比較少考慮客戶精神上的表達。他突然覺得這應該是一個方向,或者說,是一個趨勢。
請得起專業設計師的客戶,自然是已經突破了大多數人對房子面積層面和實用性的追求,那麼爲什麼不能在這個基礎上,去挖掘更深層次的需求呢?
家給人的感覺,應該不是僅僅侷限於安全感、歸屬感,溫馨以外,能夠享受就是最好不過了。
杜雲的思路一下子就被打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