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1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趙生財原來以爲可以白白接手來旺家的幾畝田土,現在看來不會這麼容易了。這都是何碧清這女人乾的好事。趙生財不由得對何碧清暗生嫉恨。
趙生財的兒子趙玉龍在農業大學學習。趙玉龍不是大學生,而是通過一個農業應用技術推廣的形式參加的學習班。在哪裏學習的就是如何進行水稻的大規模種植。在學習的過程中,曾經到一些大型糧食種植區參觀,然後就萌生了回村搞種念頭。
但是想在趙家屯應用現代化農業技術搞大規模水稻種植卻有一個難以逾越的障礙。趙家屯的農田分散在各個農戶手中,而且當年農田分包到戶的時候,要根據不同狀況的田土進行搭配。這樣一來,沒一家分到的田土都是零零散散的。要進行現代化種植,就必須將農田集中。
雖說屯裏的勞動力大多進了城,但是要想讓農民放棄土地卻非常困難。農民雖然進了城,因爲各地政策性的排斥而無法融入城市之中。所以,哪怕每年只回來幾天,他們也要在村裏修漂亮房子。對於他們來說,這裏纔是他們的根。而土地是他們紮根的土壤。
趙生財想盡了辦法,連哄帶騙也不過拿到了一二十畝田土,離趙玉龍的最低標準100畝還存在極大的差距。其實這個目標有些難以實現。因爲整個村也就一千多畝地。具有機械化耕作可能的不足千畝。想拿到這其中的十分之一極爲困難。
現在是個信息大爆炸的年代,即便是農民,同樣有多重途徑獲得各種信息。更何況,在外面打工的,誰不知道,城裏只要已拆遷,就能夠製造一大批富翁出來。雖然現在看來,趙家屯幾乎沒有這種可能性,但是誰又能夠肯定,以後國家不會想將土地的使用權集中,而採取收購的方式呢?
在趙生財眼裏,來旺這樣的沒見過世面的村民,是最好糊弄的。趙生財的算盤確實打得不錯,只是他不應該在何碧清面前提起。
張開全這個時候也唯唯諾諾地說道,“生財書記,那天我答應的那事也不能算數了,這兩天,我都給我婆娘罵死了。我們準備搞個養豬場。這樣一來,地方就有些不夠了。我已經跟樹良家說好,用那幾分地換他家的那塊三角田。我正好用來修豬圈。原本準備今天下午去你們家批地基的時候跟你說起的,既然現在說到了這事,我正好跟你說一下。”
趙生財有些來火了,“你這個人怎麼這樣?怎麼出爾反爾的?”
“沒辦法啊。生財書記,你也知道我在我們家裏是做不了主的。要不,讓我家婆娘來找你說說這事?”張開全將事情全部推倒自己婆娘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