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證據?”張越聞言,哈哈大笑,起身說道:“你要證據?多的是!”
他面向劉據與劉進,拜道:“請家上、殿下,恕臣無禮!”
然後,他就走到殿中,先對兩側諸生拱手一拜,然後抬頭看向江升,問道:“江公治《穀梁》天下聞名,晚輩請問江公《穀梁》一書可有一字記錄伍子胥鞭屍?”
江升聞言,躊躇片刻,終於還是搖頭,答道:“沒有……”
穀梁春秋一書之中,有關吳楚戰爭的記錄,只有寥寥數條,而追根溯源至《春秋》原本,更是隻有一句話:定公四年,庚辰,吳入郢。
張越聞言一笑,又看向董越問道:“董公治公羊,敢問公羊一書,有關吳軍入郢記載中有無伍子胥鞭屍之事?”
董越聞言,也搖頭說道:“無此事矣!公羊春秋有錄,伍子胥對夫差曰:諸侯不爲匹夫興師。且臣聞之,事君猶事父也,虧君之義,復父之仇,臣不爲也……又曰:父不受誅,子復仇可也。父受誅,子復仇,推刃之道也……臣以爲伍子胥深明大義,當不會做出如此人神共憤,天怒人怨之事……”
兩位《春秋》大佬,分別代表宗族勢力和國家大義的學派巨頭,分別背書了各自經典之中沒有記錄伍子胥鞭屍之事。
於是,劉據和劉進看向《左傳》諸生的眼神瞬間就變了。
騙人本就是罪,何況是欺騙皇室,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