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青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巴赫的《十二平均律》是每個學鋼琴的人每天必須練習的曲譜,程曉羽對這裏面的樂譜,是可以全背下來的。這也算是很牛B的了,臺上的考生一般都是隻背自己選定的曲目。
這一屆的考試並沒有抽選題,所以背譜的壓力也不是很大。
第一位考生是個清秀的男孩子,上去了先站在鋼琴邊跟三位老師鞠躬,然後大聲的報到自己彈得是十二平均律裏的G小調BWV885。
G小調BWV885前奏曲屬於嚴格的四聲部,最慢板,但是考試不需要彈。考生直接從賦格開始彈起。這首曲子賦格曲也屬於四聲部,G小調BWV885結構精緻,主題和對位旋律的關係,不只是通常的八度關係,採用了能轉換爲十度、十二度的二重對位技法。在十二平均律裏屬於難度中等的。
十二平均律裏單純的難度排序,應該是看賦格幾聲部,聲部越多越難。考上戲選四聲部應該屬於基本要求了,如果有三聲部的彈得特別出色的,也可以用,有可能會得高一點的分數。
賦格曲在復調音樂中是最高和最複雜的表現形式,它的形成是經過了很長的發展過程,只有在巴赫的創作中賦格才獲得了完美的體現。巴赫的賦格曲,並不完全是抽象的音樂曲,它不僅有嚴密緊湊的哲理性,在形式上的變化層出不窮,而且還充滿了詩意的感情。所以十二平均律不僅僅是最好的鋼琴練習曲目,也是所有鋼琴考試的必考曲目。
第一個男考生顯然有點緊張,姿勢坐的相當緊,不夠放鬆,導致整個樂曲速度和流暢性方面不是很好,但萬幸的是沒有錯音。而十二平均律的彈奏關鍵之一就是速度和節奏,很顯然他做的不是很到位。
第2首肖邦練習曲,他選擇的是肖邦練習曲Op.10裏的C大調練習曲和E大調練習曲。
肖邦練習曲裏編號爲作品10和作品25的全套練習曲,是藝術性與技巧性完美結合的典範,也可以說音樂性的突出地位甚至超越了技巧。在肖邦的鋼琴音樂創作中,練習曲一直是他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