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青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復旦附中的校名來源於復旦大學,“復旦”,由復旦先賢于右任先生提出,取自《尚書大傳·虞夏》中“日月光華,旦復旦兮”的名句。“復旦”二字,其一取旦旦努力,振興中華之深義;二取“復我震旦”,反韃愛國之意志;三取光輝絢爛,自強不息之意。以每天都充滿希望的日出,寄寓着興學救國的宏大理想。
復旦附中的校訓是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亦延續復旦大學的校訓,其出自《論語·子張》,意思是廣泛地學習,專心至志地探求真理;詳細地尋求,聯繫當前實際地思考。
復旦附中,是首批“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之一,是一所受上海市教委和復旦大學雙重領導的高級中學。
學校創辦於1950年,並被評定爲市級重點中學。學校還與美、英、德、日、澳、新加坡等國和港澳臺地區的中等和高等學校有廣泛的聯繫。
但這些光鮮的說詞似乎完全不能說明,這所極具自身榮光的學校。
但凡是國內“著名”高中的畢業生都會有屬於自己學校的自豪感,越好的學校就越是體現爲優越感。比如蘇州中學畢業的學生總說他的高中歷史長、底蘊厚;上外、南外的學生也許會說他們獨特的教學方式和留學環境;京城四中的也許會說風骨,而福州一中的會說他們超前的素質教育和社團活動。
而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精氣神,卻不能侷限地歸爲某一種某一類,或者用官網上的“辦學特色”籠統地概括去了。而每個人的高中體驗各不相同,就算是同班的同學獲得的也能大相徑庭。於大部分學生而言,復旦附中給予的可感知的獨特精神很多,大概歸納於“附中人的情懷”或是“附中人的驕傲”之類——不是蘇中、上外、四中、福一人的,而是獨一無二的附中人的情懷。用附中男神語文老師冰哥的話說就是:“他們不說自己的初中是哪裏,不說大學是哪裏,卻偏偏說我高中是復旦附中”
作爲復旦附中2010屆人文實驗班的一名普通學生,即將畢業的王鷗想到和附中有關的一切都不再屬於他,他並不惶恐,卻也無比哀傷。
每個復旦附中的學生都是驕傲的,這些人裏面,有能在海外模聯拿BD的,去美國的飛機上把一本磚頭厚5號字體的英語的法典看完的人。有籃球打的能進CBA成績在年級前列然後出國做按摩師的全才;也有理科班高二就因爲金獎保送清華,因爲單純想看看自己偷東西會不會被發現然後被發現後取消保送,高三再拿一個金獎去北大的神經病。
曾經有上海高中的學生在GG空間裏說,如果考不上同濟,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上海高中畢業的。復旦附中的看到了嗤之以鼻,復旦附中的學子們,目光從來不僅僅在國內,而是方眼全球,常春藤或者劍橋、牛津甚至帝國理工纔是他們的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