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青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曹叔,你明星不認識幾個,電影行業怎麼了解的這麼清楚啊?”
曹大年道:“我老婆在上影工作啊!”很多資料都是曹大年幫忙整理的,他自然清楚。
程曉羽對如今唱片業的形勢也比較關注,於是問道:“那去年唱片業是個什麼情況?”
“去年的數據,整個華夏網絡音樂收入69億元,無線音樂收入57億元,大型演唱會收入52.2億元,實體唱片銷量2.7億張,收入95億左右,電信運營商的音樂增值服務收入279億元,而回到我們內容製造商手裏的大概是百分之十左右。具體到我們上河,去年被新索壓了一頭,盈利排第二,去年我們公司一共出了二十一張專輯,盈利是13.6億,今年多虧了有‘偶像計劃’,應該比新索好。哦,這應該是前年的數據了,你看我,年紀大了,剛過完元旦就不記得了。”
“實體唱片銷量還算不錯啊。”程曉羽沉吟一下道,這樣的數據比他想象的好多了,要知道他記憶中的同一時空10年,唱片業已經是哀鴻片野,全球最大的五家唱片公司,跨了一家,還有一家EMI百代也行將就木,但在這個時空他也不能百分百確定唱片業的局勢會怎麼發展。
曹大年搖頭皺着眉頭道:“說到實體唱片銷量是每況愈下啊!想當年鑽石唱片每年都有,不論什麼歌手出專輯隨便賣都是白金,我記得04年的實體唱片銷量達到了頂峯賣了7.8億張,幸好這幾年網絡音樂以及無線增長速度比較快,要不然以實體唱片銷量每年基本遞減百分之八的速度,唱片業此刻比電影就慘多了。唱片業應該是有問題的,但我卻看不懂問題在哪裏。”
程曉羽嘆了口氣,平臺以後將會越來越強勢,內容商就算手握版權也將轉變爲弱勢一方,而隨着智能手機和社交網絡即將要普及,就算完全沒有盜版,唱片業的冬天來臨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雖然低谷也意味這機會,但程曉羽並沒有多大的野心,也沒想要併購其他唱片公司形成版權壟斷來應對平臺商。對他來說只要能保住自己家的唱片公司就好了,有了“細語”撐腰在加上明年他就打算推出“微信”,對賺錢這方面來說,根本就不是問題,自己家的唱片公司反倒是雞肋。
程曉羽也沒有把自己的見解說給曹大年聽,反正曹大年也沒有打算在他這裏尋求答案,他笑道:“這下扯遠了。”請影帝估計也挺麻煩,於是他又低頭看了下曹大年給的幾個明星的資料,最後拿出一張名字叫吳言竹的男演員資料說道:“這個好像還不錯。”
曹大年笑道:“有眼光,這是這幾個人裏面身價最高的,裏面就他一個人是演電影的,其他人都是演的電視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