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青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後面和“毒藥”一系列針鋒相對的音樂戰鬥,讓人看到了真正的音樂人之間的戰鬥,沒有撕比詆譭,也沒有口誅筆伐,有的只是充滿正能量的才華與技巧之間的堂堂正正的戰鬥,這讓所有喫瓜羣衆歎爲觀止,開始重新檢視程曉羽。
而程曉羽一系列的關於民族音樂的文章也發人深省,顯然這是一個有擔當,有理想,有抱負,也有能力的音樂人。
一個積極正面的程曉羽的形象開始出現在公衆的腦海裏,在今天,程曉羽再一次用對音樂的熱愛、對理想的追求以及無匹的才華、高尚的情操打動了觀衆。
因此他們現在站起來,鼓掌呼喚他的名字,即是對曾經對他的誤解致以歉意,也是從心裏認同這個不過二十歲的少年。
S站的彈幕又一次佔據了滿滿的一版。
“聽過《故宮的記憶》忍不住熱淚盈眶,感謝程監製,爲我們帶來這麼感動人心的音樂。”
“此生無悔入華夏,來生願在種花家”
“第一次覺得有些慚愧,我覺得叫程老師音樂人,是不合適的,應該叫他音樂家才合適。”
“向程老師道歉,曾經我也黑過他……現在黑轉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