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兮雨兮風雨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江桓問:“那麼,沒有山海資源的國家就不能發展了嗎?”
答:“可以依靠別國的山海資源加以借用。讓有海的國家,把鹽賣給本國,以每釜十五錢的價格買進,而官府專賣的價格爲一百。本國雖不參與制鹽,但可以接受別人的生產,用加價推算盈利。這就是利用他人條件的理財方法。”
雲敬梧補充解釋:“”國家有十年的糧食貯備,而人民的糧食還不夠喫,人民就想用自己的技能求取君主的俸祿;國君不經營山海(鹽鐵)的大量收入,而人民的用度還不充足,人民就想用自己的事業換取君主的金錢。所以,國君能控制糧食,掌握貨幣,依靠國家的有餘控制民間的不足,人民就沒有不依附於君主的了。糧食,是人民生命的主宰;貨幣,是人民的交易手段。所以,善於治國的君主,掌握他們的流通手段來控制主宰他們生命的糧食,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使用民力了。”
“人們總是相信愛己之人而死於謀求財利,這是普天下的通例。百姓又總是予之則喜,奪之則怒,這也是人之常情。先王知道這個道理,所以在給予人民利益時,要求形式鮮明;在奪取人民利益時,則要求不露內情。這樣,人民就與君主親愛了。“租籍”,是強制進行徵收的;“租稅”,是經過謀劃索取的。成就王霸之業的君主,避免強制徵收的形式,保留他經過謀劃的索取,這樣,天下就樂於服從了。”
“經濟權益由國家統一掌握,這樣的國家強大無敵;分兩家掌握,軍事力量將削弱一半;分三家掌握,就無力出兵作戰;分四家掌握,其國家一定滅亡。先王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杜絕民間謀取高利,限制他們獲利的途徑。因此,予之、奪之決定於國君,貧之、富之也決定於國君。這樣,人民就擁戴國君有如日月,親近國君有如父母了。”
數日之後,東霽大王向全國頒佈了國家初步的財政方案。
時光就在桓帝孜孜不倦地問政中流過,主君虛心學習,臣子耐心傳授自己的治國之法,一個月時間很快過去,桓帝也頒佈了一系列治國之策。
月後,大典臨近。
封后大典前三日。夜。
江桓讓宮人備了些酒,自行端進諮議室,爲雲敬梧斟上,舉杯敬他,說:“這一個月以來,承蒙先生教導,我受益良多,以前只聽說先生胸懷大才,氣度無邊,依我看,先生之才,不弱於尹伊、江尚之輩,先生不過虛長我兩歲,又不出生於任何名門世家,卻深諳治國理財之法,佩服至極。今日先放先生回去輕鬆,封后大典過後,我要請教先生的還有很多。在此,先敬先生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