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大結局上 (第1/4頁)
烽吾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但他們也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畢竟離得遠,而且他們在地面上,聲音傳過來便沒那麼大了。
城上的錢指揮當然能看得見城下的步卒,但他這邊不着急開火,一直等到對面把五臺投石機差不多組裝完畢、估摸着自己在他們後方的人馬已經完成了包圍,才下令裝藥裝彈,準備好開火。
目前朱瑜生產出來的火炮還沒有彈道學這個說法,因此也用不上表尺一類的工具,但原始的條件下自有原始的解決辦法。
在山上試炮的時候,針對每一門炮,他們都仔細地測定了炮口的仰角與射擊落點的關係,然後也和北邊的兄弟們一樣,在城外的地面上設置了許多小的標定物。
比如石堆,樹枝這種不起眼的東西,只看敵人在哪個標定物的附近,那麼就對應着把炮的角度調整好再開火即可。
朱元璋的投石機部隊很不幸,恰好將他們的投石機安放在了某個早就標好距離的石堆邊,這個小組的頭頭還嫌棄這石堆礙事而踢了它一腳。
但這並沒有改善什麼,因爲城頭的三門炮早已按標定好的角度對準了他,只待命令了。
投石機做爲秩序輸入的典型形式……而火炮背後是沒有新的社會秩序進行支持的,朱瑜也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甚至也沒有和朱泰討論過這種情況下應該怎麼處理。
如果是按着朱泰之前的話,偶爾一次靈光乍現的技術變革雖然可以短期內在秩序的窪地上建立起一塊高地,但時間久了,就像是湖心中的小沙州,早晚還晚是會被窪地裏的水淹沒掉。
換言之,朱瑜需要想出一套適合大明現在的情況,但又不能太過超前的組織模式來與他的軍事力量相匹配,否則哪怕留下了火炮這樣劃時代的武器,最終也會變成軍閥混戰的利器,然後在一段時間之後消失在歷史的長河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