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唐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定眼一看,衆人瞠目結舌,果然有一副唐太宗李世民的畫像,懸掛牆上,張明遠和費無極回想起來,面面相覷,笑而不語。還記得二人在長安,和種溪的作畫師父交談之際,那老伯曾提及此事,便說過李乾順對唐太宗尊崇有佳,還懸掛畫像,以表緬懷,眼下看到,才確信無疑。
乾順看着張叔夜等人問道:“李太白與蘇東坡,二人誰更厲害?”張叔夜笑道:“在我看來,他們各有千秋。”張明遠道:“李太白,乃大唐詩魂,大唐詩仙。”費無極道:“蘇東坡,乃我大宋詞仙。”種浩道:“李太白可是做了許多詩,既多產又多上乘佳作,名垂青史。聽說李太白的劍術也是名揚天下,他也是嗜酒如命。正所謂‘斗酒詩百篇。’”
種溪把長盒子放在桌子上,嘆道:“蘇東坡也不容小覷,可謂全才。又會作詩,又會作詞,又會做菜,又會耕地,又會書法,又會繪畫。”伸手比劃,神采飛揚。
“你說了六個‘又’字,真好笑。蘇東坡我也聽說過,是個大才子,可命運多舛,沒做過什麼大官。被宋朝皇帝老兒一貶再貶,都到儋州那海島上去了,可惜啊,最終死在路上,未曾落葉歸根,實乃一大憾事。”嵬名白雲掰着手指頭,瞅了瞅長盒子,歪着腦袋看向種溪。二人又是相互做鬼臉,逗鬧片刻。西夏禮官焦彥堅盯着種溪和那長盒子,時不時瞄上一眼,就怕其中有何不測。
張叔夜搖搖頭,笑了笑:“李太白的詩,蘇東坡的詞,都要流芳百世。不論他們文武全才也罷,天下奇才也好。讓後人記住的,便是唐詩與宋詞。而李太白是唐詩,蘇東坡是宋詞,他們皆當之無愧,無出其右。”
乾順聽後,神情肅穆之際,言道:“所言極是,中原可謂人才濟濟。讀李太白詩,如同在天上人間。讀蘇東坡詞,彷如立於山巔。我黨項人要想雄霸天下,也要海納百川纔是。”張叔夜應聲道:“想不到西夏國主能有如此見解,令我等佩服不已!”
西夏禮官焦彥堅使個眼色,張明遠、費無極、種浩、種溪也隨聲附和道:“佩服,佩服!”看着書架上的《論語》、《孟子》、《孫子兵法》、《史記》、《唐史》、《唐詩選集》和《宋詞集選》,張叔夜等人不禁陷入了一陣沉思,皆露出詫異之色。
乾順看着張叔夜一怔,不緊不慢之際笑道:“張侍郎,在想什麼?”張叔夜環顧四周,緩過神來,淡淡的一笑,忙道:“沒想什麼,夏王見笑了。看來夏王乃是飽讀詩書、滿腹經綸了。”乾順搖搖頭,笑道:“略知一二,皮毛而已。我黨項人立國本不容易,如今三足鼎立,夾縫中求生存。如若不居安思危,臥薪嚐膽,枕戈待旦,如何安身立命。”此言一出,衆人點了點頭,佩服不已。
張叔夜心知肚明,不覺心想,我大宋對遼國、西夏,嚴防死守,不外乎三樣,史書,地圖,地方誌,豈能讓你們得到,豈不泄露我大宋機密了。頃刻笑道:“這史書都不大靠譜,我大宋都棄之不用,故而沒人去看。常年累月,自然也找不到什麼前朝史書了。當朝史書也沒完善,只有後人纔可看到。當朝人是不能看的。”
乾順心裏笑了笑,如此言語,不過忽悠於我。據可靠消息,宋朝自平夏城之戰後,對我大夏就嚴防死守。什麼史書,兵書,地圖,地方誌。隨即嘆道:“唉,原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