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唐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張明遠尋思道:“在童貫手下,必會被江湖中人恥笑,說我是朝廷的鷹犬和爪牙,再說那童貫坑害過劉法將軍,便是前車之鑑,我等如何會再上圈套,但又不好駁了皇上的面子,便是心煩意亂之事。乾爹其實也不想在童貫手下帶兵打仗,我們早聽乾爹說過。”想到這裏,嘆道:“皇上,明遠本想替陛下分憂,奈何我師父年事已高,師叔又力不從心,他們還要人照顧,還望陛下體諒。”聽了這話,宋徽宗面露難色,停下了往陶罐加水的手,又看向費無極,問道:“無極,你去如何?”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費無極尋思道:“劉法將軍一事刻骨銘心,童貫此賊只想邀功請賞,不管他人死活。我不屑於屈尊在他手下,再說,如若大功告成,童貫會從中作梗,把功勞一人獨佔。如若功虧一簣,童貫會栽贓陷害,百般刁難。如此左右爲難,令人哭笑不得。既然進退兩難,莫如加以拒絕,以免惹禍上身,自取其辱。”想到這裏,嘆道:“我乾爹體弱多病,乾孃身體也不好。我和我爹還沒有相認,我爹常去京兆府叨擾,防不勝防,心煩意亂。就怕到了江南,心不在焉,誤了大事,如若得罪童大人,想必皇上會左右爲難,我看還是不惹麻煩爲好。”
宋徽宗大失所望,心中一怔,放下給費無極夾菜的筷子,尋思道:“也怪朕糊塗,明遠和無極不願在童貫手下,怕別人說三道四。畢竟童貫的名聲不好,寡人如何不知,但念及童貫南征北戰,功不可沒,故而也不必追究這些。莫如送個順水人情,讓他們去海州幫助張叔夜消除宋江草寇未爲不可。”想到這裏,嘆道:“你們不願跟着童貫,那去幫助張叔夜,意下如何?”
張明遠納悶道:“張大人不是在東京麼,需要什麼幫助?”
宋徽宗道:“他早已去了海州,就是從遼國出使回來以後,朕便派他出京的。此事莫非你們並不知曉?張叔夜回京,也是朕特意召他進京。”
張明遠一怔,問道:“張叔夜大人出使西夏和遼國,功不可沒。即便不加官進爵,也不該貶出東京,不知何故,以至於此,還望陛下言明,學生就瞭然不惑了。”
宋徽宗尋思道:“這件事,朕也於心不忍,但蔡太師和童愛卿說,張叔夜在西夏爲乾順歌功頌德,到了遼國又諂媚天祚帝,不管是真是假,文武大臣也如此說,朕只好將張叔夜貶黜了。這心煩意亂之事,朕又當如何?自然不可把實情告知明遠和無極。”想到此處,嘆道:“明遠、無極,你們聽朕細細道來。這件事也是出於無奈,張叔夜出使,還帶着你們,朕如何不知。他勞苦功高,朕當褒獎。可惜張叔夜自告奮勇說,想去海州幫助朕收繳船稅,以作東京延福宮擴建之資。他的良苦用心,朕心知肚明。執拗不過,便讓他去了海州。他心甘情願,朕便不好多說什麼了。如若你們不信,去問張叔夜便一清二楚。”話已出口,又想,幸好朕早已叮囑張叔夜,如若張明遠和費無極要問去海州的緣由,便說心甘情願,自告奮勇。
張明遠聽了這話,半信半疑,默然不語。宋徽宗將那肉菜夾出,遞到張明遠、費無極手中,二人接過,張嘴去喫,羊肉羶味消失殆盡,只有肉香襲捲舌苔,直通味蕾,果然妙不可言。那兔肉發紅,喫在嘴裏有些生硬卻是滋味甚美,細嫩脆香而又爽滑,但有點腥味,卻是張明遠不可適應之處,而費無極看宋徽宗卻喫得過癮,笑容滿面,也嘗試一番,如若不是蘸着宮女調製的汁水,恐怕難以下嚥。宋徽宗見狀,笑而不語,示意二人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