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里奧•普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羅密歐本名阿曼多·齊安奇,父母均來自上流社會的富裕之家。他在一種既充滿宗教氣息,又慵懶、奢侈的環境中長大。這樣的教養和他的禁慾天性格格不入,因此,他十六歲時就宣佈放棄一切世俗享受,並脫離天主教。如今他二十三歲,對他來說,刺殺天主教皇難道不正是最激烈的反叛行爲嗎?不過,羅密歐心中一直存在某種迷信的恐懼。孩童時期,他是由一位戴着紅帽子的大主教施行堅信禮的。羅密歐一直記得那種不祥的紅色,跟地獄火焰的顏色一模一樣。
就如同他在一場場儀式中獲得了上帝無比的應許一樣,羅密歐也準備好犯下一樁無比恐怖的罪行。他的真名會因此盡人皆知,並被千百萬人詛咒。他還會遭到逮捕,這也正是計劃的一部分。可是,遲早,他,羅密歐,有一天將被尊奉爲英雄,因爲嚴酷的社會秩序正是在他的努力下而改變的。在本世紀臭名昭著的人物,到了下一個百年往往受到衆人景仰,反之亦然。想到這一點,他不由一笑。幾百年前,正是那位以“純真”命名的教皇1發佈了通諭,批准了宗教酷刑的施行;同樣是他,也曾因爲宣傳真正的信仰和解救異教徒的靈魂而廣受稱頌。
他計劃刺殺的這位教皇將被封爲聖徒,他竟然要致使一位新的聖徒誕生,這讓他感到莫大的諷刺,因爲他痛恨所有的教皇:什麼教皇英諾森四世、教皇皮烏斯,還有教皇本篤。這羣人將自己的累累惡行都披上了神聖的外衣,他們大肆斂財,還鎮壓人們對自由的真正信仰。這些教皇就是一幫傲慢自大的巫師,翻雲覆雨,肆意愚弄和欺騙無知的民衆和輕信的教徒,從而將世間悲慘捂得嚴嚴實實。
作爲“暴力基督”中“百人先驅團”的一名成員,他,羅密歐,要幫助大衆破除這殘酷的魔法。這個組織就是人們口中所說的恐怖分子,其成員遍佈日本、德國、意大利和西班牙,甚至還涉足鬱金香之國荷蘭。不得不說的是,美國境內至今還沒有“百人先驅團”的力量。什麼民主的天堂,什麼自由的發祥地,這個國家所謂的革命者不過是一些文弱書生,見血就暈。他們得先警告所有人員撤離,然後纔敢往空蕩蕩的樓裏扔炸彈;他們理想中的反叛行動就是在州議會大廈的臺階上公然性交。真是一幫不上臺面的傢伙!難怪還從來沒有美國人加入這個真正革命的先驅團。
羅密歐暫時收回他天馬行空的思緒,去他的吧,其實他也不知道組織裏到底有沒有一百人,沒準兒才五六十個。一百不過是個象徵性的數字而已,但是這樣的象徵數字能夠煽動民衆、誘惑媒體。只有一件事他能肯定——他本人就是“百人先驅團”的一員,他的朋友兼同夥亞布里爾也是。他們一同參與這次刺殺行動。
羅馬城中的某一所教堂此時響起了受難日的鐘聲,快到傍晚六點了。再過一個小時,亞布里爾就會到來,檢查他們這次複雜的行動是否已萬事俱備。這會是一盤佈陣精妙的棋局,而刺殺教皇只是開局第一步,接下來還有一連串的大膽行動。浪漫到骨子裏的羅密歐因此而激情澎湃。
羅密歐這輩子唯一敬畏的人就是亞布里爾,是真心實意地敬畏。亞布里爾什麼都懂——政府的背信棄義、法律部門的虛僞勢利,以及理想主義者危險的盲目樂觀。就算是最狂熱的恐怖分子發生出乎意料的變節,也能被他所察覺。不過最重要的是,亞布里爾簡直就是個革命鬥爭天才。大多數人都多少有那麼一點惻隱之心,而亞布里爾對此則嗤之以鼻。他的心中只有一個目標,就是要解放未來。
對亞布里爾的冷酷無情,羅密歐實在是望塵莫及。羅密歐謀殺過無辜民衆,背叛過父母親朋,還刺殺了一位曾保護過他的法官。政治謀殺或許是瘋狂的行爲,這一點羅密歐也懂——他願意付出代價,但是有一次亞布里爾對他說:“如果你不能往幼兒園裏扔炸彈,你就不是真正的革命者。”羅密歐的回答是:“這種事我絕對不會做。”
但是刺殺一位教皇,他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