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薩克·迪內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初試譯這本書的目的,其實是想一窺法式大餐究竟如何豐盛考究,讀罷才發現書中講的最多的是人慾,關乎食、關乎情,而真真擺在題目中的“盛宴”兩字,卻不過是一章帶過。那麼在那一章裏這些食物又是怎樣的呢?我們竟也不得而知,作者沒有花一點筆墨去描繪芭貝特做的菜餚,使得讀者只能從洛文希爾姆將軍的驚訝中去揣測它們的味道。即使在其同名影片中,也沒有用任何技術(如光影、色彩)去渲染這頓饕餮盛宴的美味(這倒符合文中路德教的剋制精神)。
當人慾扯上宗教,總不免讓人想到禁慾主義,這也是本書前幾個篇章所體現的貝勒沃格人的生活寫照——一成不變的去骨鱈魚和麥芽酒面包湯是他們所享用的“美食”,而比對待食慾更苛刻的,是對情慾的棄絕。於是馬蒂娜和菲利帕倆姐妹孑然一身至終老,但這是上帝所喜愛的嗎?更不必說聖徒之間因這種棄絕帶來的隔閡,和諧之音並未因對禮教的極端恪守而發出響聲。無論是縱慾還是禁慾,都無法通向幸福的峯巔。
這一切將在芭貝特的到來之後改變。在芭貝特的盛宴之上,所來客人的數目恰巧爲十二,暗示了是芭貝特完成了這場救贖,使聖徒們重沐上帝的恩澤。雖說關於這頓盛宴的描繪不多,然而作者對聖徒們彼此重新敞開心懷的前後對比描寫,卻恰如其分地說明是食物開啓了明智,預示其後貝勒沃格的人終將從禁慾中解脫出來。正所謂“飲食男女,人之大欲”,無神論的中國兩千多年前便有人這樣說了。
以上大抵便是我對這本書的一點感想,由於這既是我初次翻譯作品,我也想再來談談自己對翻譯的一些看法。
赫塔·米勒的諾貝爾文學獎受獎辭叫做《每個詞都知道某種魔圈》,對這個題目也可以理解爲每個詞語都有其自身的魔力,所以即便是同種語言,你也無法找到它的另一個完完全全的替代品,更不必說要用另一種語言去表達它。“意不稱物,文不逮意”絕不只是文人的煩惱,譯者在翻譯中同樣時常困於欲得而不能的痛苦之中。對我來說,這種感覺就像是那個單詞被印在心裏,我可以觸碰到它想要表達的意思,卻無法說出,它被原樣保留在心裏,包圍在一團空白之中。大概正源於此,翻譯始終都只是一門帶有遺憾的藝術。這次翻譯中,我最大的遺憾可以歸於書中的一個段落,描寫的是洛倫斯回到駐地後的心理狀態,其語言依舊承襲了通篇的樸素無華,然而作者卻巧妙地幾乎將每一個斷句都押了“s”的尾韻。這點我無論如何都沒辦法翻譯出來,最終也不得不作罷。
當然,若撇開這層折磨,翻譯本身還是一件頗爲享受之事。自然主要還是因爲看到了令自己賞心悅目的文字,這些贊詩般的語句亦如甘泉,回味無窮。這也是這本書帶給我的另一個啓示:《聖經》是需要好好研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