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第7/15頁)
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明馬攀龍撰。攀龍字沖霄,號“愧非子”,陽信人。嘉靖乙卯舉人,官禮部主事。是編凡《談略》四卷,《乾坤逆旅集》一卷,《漫稿》一卷,《遊涉稿》一卷,《遊林稿》一卷,《邯鄲學步集》四卷,《忙忙亭稿》二卷。《明詩綜》稱其博學雄才,著述甚富,惜年不稱壽。今以集考之,攀龍爲學官時,有院試詩云:“五十老文學,低頭竊自羞。”自注雲:餘赴試許州,自傷老大,猶滯學博云云。其後遷邯鄲令,轉京邑,入爲主事,有《早春入朝》詩句雲:“書生慶際遇,白首得爲郎。”又《長安除夕》,有“爲客已三載,壯志灰頹齡”等句。則年不稱壽之說非也。《談略》所引,多小說俚語。詩用《洪武正韻》,又與《詩餘雜編》,亦乖體例。
△《震堂集》六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明王養端撰。養端字茂成,遂昌人,嘉靖乙卯舉人。是集爲其鄉人何釒堂所刪定,而遂昌知縣池明刻之。其時王、李並馳,海內響應,故養端所作,亦沿二家之波。大都一字一句必似古人,而意趣則罕所自得。冠以擬古樂府一卷,望其標目,古色斑然,核其文章,乃多無取。如《李延年歌》、《漢武帝李夫人歌》,皆偶爾神來,遂成絕調,即作者亦不能再爲,而皆衍爲長篇,味如嚼蠟;《焦仲卿妻詩》、《木蘭詩》,正以委曲瑣屑入妙,而縮爲數句,又似斷鶴;至於樂府諸篇,古詞僅在,如曰摹其音節,則無詔伶人,事謝絲管,劉勰言之矣。非夔非曠,誰能於千百年後得其律呂?如曰闡其意義,則標名既每難詳,詞句尤多訛闕。
吳兢所解,已多在影響之間,今安得知其本旨?《釣竿》、《朱鷺》之類,尚可緣題成文,至《東光》、《翁離》諸篇,題既不明,詞又不解。一概描摹不已,實不知何所見而云然矣。
△《潛學稿》十二卷(湖北巡撫採進本)
明鄧元錫撰。元錫有《三禮繹》,已著錄。此其所作雜文及語錄也。其語錄力闢心學,在當時尚爲篤實,文章則頗爲樸僿,未足擅長。
△《耿天台文集》二十卷(湖北巡撫採進本)
明耿定向撰。定向有《碩輔寶鑑要覽》,已著錄。是集爲其門人劉元卿所編。
凡“詩賦”一卷,“雜文”十九卷。末一卷爲“時藝”,蓋用《宋文鑑》收張才叔經義例也。定向之學,歸宿在王守仁。故集中第十三卷以薛瑄諸人爲列傳,而以守仁爲世家。此蓋陰用《史記孔子世家》之例,不但以守仁封新建伯也。黃宗羲《明儒學案》,列之泰州王艮派下。摘其與張居正論趙用賢、吳中行等書,以爲雖欲少殺其禍,亦近於誦六藝以文奸言;又摘其《劾御史王藩臣疏》,以爲鉗制言官。考《與居正書》在第六卷中,核其詞意,蓋求寬言者之罰,不得不先解居正之怒;求解其怒,不得不先順其意,而使之喜,於是借伊尹之任,以獻諛頌,遂爲天下口實。(案《明史》定向本傳,稱居正奪情,定向貽書友人譽爲伊尹,而貶言者,時議訾之,蓋偶未檢此集,誤以與居正爲與友人,謹附識於此。)
《糾王藩臣疏》,今在第二卷中,大旨慍藩臣劾巡撫周繼,未以揭帖送都御史,使藩臣所劾不實,定向糾其妄奏可也。乃因遺誤送揭,閱一月之後,始糾其不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