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第8/12頁)
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全賦會》五十卷(永樂**本)
不著編輯者名氏。皆南宋程試之文。案宋禮部科舉條例,凡賦限三百六十字以上成。其官韻八字,一平一仄相間,即依次用。若官韻八字平仄不相間,即不依次用。其違式不考之目,有詩賦重疊用事,賦四句以前不見題。賦押官韻無來處,賦得一句末與第二句未用平聲不協韻,賦側韻第三句末用平聲,賦初入韻用隔句對,第二句無韻。拘忌宏多,頗爲煩碎。又淳熙重修文書式,凡廟諱、御名本字外,同音之字應避者凡三百一十七。又有舊諱濮王、秀王諸諱應避者二十一。
是下筆之時,先有三四百字禁不得用,則其
所作,苟合格式而已,其浮泛庸淺,千手一律,固亦不足怪矣。
△《啓劄錦繡》一卷(永樂**本)
舊本題清曠趙先生編,不著其名。所錄皆南宋人啓劄,而不題作者之姓名。
蓋當時盛行此體,書賈採輯刊版,備撏撦之用耳。不足以言文章也。
△《宋遺民錄》一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此卷皆宋遺民詩詞雜文,未知誰所編錄。宋之故老,入元后多懷故國之思,作詩者衆矣。此本所錄,僅謝翱、方鳳、納新、李吟山、王學文、樑棟、林德暘、王炎午、黃潛、吳師道十人之作,已多掛漏。又潛及師道皆元臣,而乃賢爲葛邏祿氏,爲元色目人,與宋尤邈不相涉。概曰遺民,殊不可解。殆書肆賈豎僞託之以售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