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第16/16頁)
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殘本湖陵**集》五卷(江西巡撫採進本)
國朝江八斗編。八斗字四達,號純夫,貴溪人。其始祖公榮,自宋建炎間官弋陽,始遷居於貴溪之湖陵,是爲湖陵**。其後仕宦頗盛。故八斗輯其先世詩文,分體編次,以成此集。八斗所自作亦載入焉。目錄列文五卷,詩二卷,弁以歷代敕命制誥,而終以附錄。此本闕第二卷、第七卷及附錄,疑裝緝佚之。其編次頗爲參錯,如禱疏在題草之先,四言、六言在詞調之後,《子夜》、《採蓮》本爲古詩,而別之爲曲。其都議、關議諸名,他集亦不經見也。
──右“總集類”三百九十八部,七千一百三十四卷內二十六部無卷數,皆附《存目》。
卷一百九十五集部四十八
○詩文評類一文章莫盛於兩漢。渾渾灝灝,文成法立,無格律之可拘。建安、黃初,體裁漸備。故論文之說出焉,《典論》其首也。其勒爲一書傳於今者,則斷自劉勰、鍾嶸。勰究文體之源流,而評其工拙;嶸第作者之甲乙,而溯厥師承。爲例各殊。至皎然《詩式》,備陳法律,孟棨《本事詩》,旁採故實。劉攽《中山詩話》、歐陽修《六一詩話》,又體兼說部。後所論著,不出此五例中矣。宋、明兩代,均好爲議論,所撰尤繁。雖宋人務求深解,多穿鑿之詞;明人喜作高談,多虛憍之論。然汰除糟粕,採擷菁英,每足以考證舊聞,觸發新意。《隋志》附總集之內,《唐書》以下則並於集部之末,別立此門。豈非以其討論瑕瑜,別裁真僞,博參廣考,亦有裨於文章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