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第9/16頁)
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漢詩說》十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費錫璜、沈用濟同編。錫璜字滋衡,吳江人。自署曰成都。蓋其父費密,自成都避亂,家於江南,錫璜猶署其故里也。用濟字方舟,錢塘人。是編因馮惟訥《詩紀》、梅鼎祚《詩乘》所錄漢詩,略爲評釋。卷首有凡例,持論似高,而所說殊草草。如漢人鐃歌,鼓吹諸曲,沈約《宋書樂志》明言聲詞合寫,不可復辨。本無文義可推,而必求其說以通之,遂橫生穿鑿。又本詞與入樂之詞,截然有別。如《白頭吟》中“郭東亦有樵”諸句,乃伶工增入以諧律,亦曲爲之解,更嫌附會。至《鐸舞曲》之“聖人制禮樂”篇,不過以字記聲,亦錄之以爲詩式。
又不考據《宋志》,明其句讀,尤進退無據。其中仍馮氏《詩紀》、梅氏《詩乘》之謬,皆不及訂正。他姑勿論,如龐德公《於忽操》三章,本王禹偁所擬,今載於《宋文鑑》中,而列於漢詩之內。一例推尊,茫無鑑別,是可雲識曲聽真乎?
△《嶺南五朝詩選》三十五卷(浙江汪啓淑家藏本)
國朝黃登編。登宇俊升,號積菴,番禺人。是編分爲二帙。第一帙二十卷,皆載詩之爲粵東作者。第二帙凡十五卷,則皆粵東人詩也。第一帙謂之名宦,頗爲無理。無論其人不仕於粵東,即開卷之杜審言、宋之問、沈佺期,《唐書》具載其事,何可以名宦稱歟!
△《義門鄭氏奕葉吟集》七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國朝鄭爾垣編。爾垣字一樞,浦江人。義門二十世裔也。鄭氏自宋建炎至明初,合族而居者十三世,故稱義門。永樂十六年,鄭昺輯其先世之詩爲三卷,其從叔檢討棠序之。康熙中,爾垣又續編四卷,是爲此本。其於昺原書或有所增竄與否,則莫能詳也。集中或題其字,或題其官,而以其名及仕履側注於下。考元結撰《篋中集》,載其弟融之詩,題曰季川。呂向《文選注》,謂任昉啓自稱任君,乃因其家集之文。而《玉臺新詠》徐陵獨題其字,趙宧光以爲亦其子姓所鈔。
則家集書字,原爲古例。但五卷以下既題官題字於前,而每題之下又大書姓名,則自亂其例耳。其詩往往如出一手,疑不能無所粉飾也。
△《義門鄭氏奕葉集》十卷(江西巡撫採進本)
國朝鄭爾垣編。爾垣既續鄭昺之書爲七卷,又編次遺文得十五種。曰元鄭大和《貞和集》,曰元鄭欽《青槤居士》文,曰元鄭濤《藥房集》,曰元鄭泳《半軒集》,曰明鄭淵遂《初齋集》,曰明鄭榦《恕齋集》,曰明鄭楷《鳳鳴集》,曰明鄭棠《道山集》,曰明鄭柏進《德齋稿》。凡僅存三首者,亦列於中。其全佚者八十種,則附存其目。大和一名又融,字順卿,官至建康龍灣務提領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