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文章歌頌了得道之人的高尚情操,讚美他們不把貧賤富貴放在心上,“以天爲法,以德爲行,以道爲宗,與物變化而無所終窮。”對於這種“精充天地而不竭”、“神覆宇宙而無望”的賢士,君主應該如何以禮相待?文章列舉了堯北面而問善綣、周公抱少主朝見貧困之士、齊桓公多次往見小臣稷、鄭子產倚相於門師事壺丘子林、魏文侯見段幹木“立倦而不敢息”等事例,說明禮賢的關鍵在“至公”,禮賢首先要“去其帝王之色”。

本篇“下賢”的思想源於儒家,而關於“得道之人”以及“道”的論述,顯然是受了道家的影響。【註釋】

①驕:傲視。

②相得:指相投。

③儒黑之議:指儒墨互相非議。齊荊之服:指齊楚互相不服。

④“帝”上當有脫文。

⑤適:往。

⑥倨:傲慢。

⑦騁:放任,放縱。誇:自大,炫耀。

⑧瘁攝:失意屈辱,這裏是感到失意屈辱的意思。

都市言情推薦閱讀 More+
明末大寇首

明末大寇首

焚天魚
明末北方連年大旱,宗室官吏豪紳敲骨吸髓,黔首欲求一活命而不可得。穿越爲流民的李陽,不甘願活活餓死,斬木爲兵,誓要攪得這天下換個人間。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建奴坐的,兵戶坐的,流民爲何坐不的。他誓要覆沒大明,北進遼東,替漢人在這個航海大時代裏,發出時代最強音。 明末大寇首
都市 連載 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