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開春【正文】

一曰:

開春始雷①,則蟄蟲動矣②。時雨降,則草木育矣③。飲食居處適,則九竅百節千脈皆通利矣④。王者厚其德,積衆善,而鳳皇聖人皆來至矣。共伯和修其行⑤,好賢仁,而海內皆以來爲稽矣⑥。周厲之難⑦,天子曠絕⑧,而天下皆來謂矣⑨。以此言物之相應也,故曰行也成也⑩。善說者亦然。言盡理而得失利害定矣,豈爲一人言哉!

魏惠王死,葬有日矣。天大雨雪,至於牛目。羣臣多諫於太子者,曰:“雪甚如此而行葬,民必甚疾之,官費又恐不給,請弛期更日。”太子曰:“爲人子者,以民勞與官費用之故,而不行先王之葬,不義也。子勿復言。”羣臣皆莫敢諫,而以告犀首。犀首曰:“吾未有以言之。是其唯惠公乎!請告惠公。”惠公曰:“諾。”駕而見太子曰:“葬有日矣?”太子曰:“然。”惠公曰:“昔王季歷葬於渦山之尾,欒水齧其墓,見棺之前和。文王曰:‘嘻!先君必欲一見羣臣百姓也夫!故使欒水見之。’於是出而爲之張朝,百姓皆見之,三日而後更葬。此文王之義也。今葬有日矣,而雪甚,及牛目,難以行。太子爲及日之故,得無嫌於欲亟葬乎?願太子易日。先王必欲少留而撫社稷安黔首也,故使雨雪甚。因弛期而更爲日,此文王之義也。若此而不爲,意者羞法文王也?”太子曰:“甚善。敬弛期,更擇葬日。”惠子不徒行說也,又令魏太子未葬其先君而因有說文王之義。說文王之義以示天下,豈小功也哉!

韓氏城新城,期十五日而成。段喬爲司空,有一縣後二日,段喬執其吏而囚之。囚者之子走告封人子高曰:“唯先生能活臣父之死,願委之先生。”封人子高曰:“諾。”乃見段喬。自扶而上城。封人子高左右望曰:“美哉城乎!一大功矣,子必有厚賞矣!自古及今,功若此其大也,而能無有罪戮者,未嘗有也。”封人子高出,段喬使人夜解其吏之束縛也而出之。故曰封人子高爲之言也,而匿己之爲而爲也;段喬聽而行之也,匿己之行而行也。說之行若此其精也,封人子高可謂善說矣。

叔向之弟羊舌虎善欒盈。欒盈有罪於晉,晉誅羊舌虎,叔向爲之奴而朡。祈奚曰:“吾聞小人得位,不爭不祥;君子在憂,不救不祥。”乃往見範宣子而說也,曰:“聞善爲國者,賞不過而刑不慢。賞過則懼及**,刑慢則懼及君子。與其不幸而過,寧過而賞**,毋過而刑君子。故堯之刑也殛,於虞而用禹;周之刑也戮管、蔡,而相周公:不慢刑也。”宣子乃命吏出叔向。救人之患者,行危苦,不避煩辱,猶不能免;今祈奚論先王之德,而叔向得免焉。學豈可以已哉!類多若此。【解說】

本書多處論及論說之術,《開春論》即專門討論這一問題。作者認爲,論說成功的關鍵在於言論要符合節用愛人、明德慎罰等禮義仁德方面的道理。文章開頭講事物之間互相應和,意在說明論說能獲得成功的理論根據。這種聯繫是十分牽強的。文章撮取首句“開春始雷”的前二字作爲篇名,也與本書其他篇章以義名篇的體例不同。【註釋】

①開春:當指夏曆二月。《仲春》:“日夜分,雷乃發生,始電,蟄蟲鹹動蘇。”

②動:指甦醒。

③育:生。

都市言情推薦閱讀 More+
明末大寇首

明末大寇首

焚天魚
明末北方連年大旱,宗室官吏豪紳敲骨吸髓,黔首欲求一活命而不可得。穿越爲流民的李陽,不甘願活活餓死,斬木爲兵,誓要攪得這天下換個人間。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建奴坐的,兵戶坐的,流民爲何坐不的。他誓要覆沒大明,北進遼東,替漢人在這個航海大時代裏,發出時代最強音。 明末大寇首
都市 連載 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