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十哀公問政
哀公①問政。子曰:“文、武②之政,布在方策③。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④。人道敏政,地道敏⑤樹。夫政也者,蒲盧⑥也。故爲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親親爲大;義者,宜也,尊賢爲大。親親之殺⑦,尊賢之等,禮所生也。(在下位,不獲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⑧。)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天下之達道⑨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⑩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
“凡爲天下國家有九經,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羣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修身,則道立;尊賢,則不惑;親親,則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則不眩;體羣臣,則士之報禮重;子庶民,則百姓勸,來百工,則財用足;柔遠人,則四方歸之;懷諸侯;則天下畏之。”
“齊明盛服,非禮不動,所以修身也;去讒遠色,**而貴德,所以勸賢也;尊其位,重其祿,同其好惡,所以勸親親也;官盛任使,所以勸大臣也;忠信重祿,所以勸士也;時使薄斂,所以勸百姓也;日省月試,既稟稱事,所以勸百工也;送往迎來,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遠人也;繼絕世,舉廢國,治亂持危,朝聘以時,厚往而薄來,所以懷諸侯也。凡爲天下國家有九經,所以行之者,一也。”
“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
“在下位,不獲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獲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獲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順乎親,不信乎朋友矣;順乎親有道,反諸身不誠,不順乎親矣;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